【常用别名】石指甲、狗牙瓣(《四川中药志》),狗牙草(《分类草药性》)。
【来源】本品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 men to 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产地与产地加工】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夏、秋两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干燥。
【历史沿革】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泥沙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取原药,除去杂质及霉烂者(《浙江》)。
切制切段(《中国药典》1995年版)。干切,或喷潮,润软,切段,干燥,筛去灰屑(《浙江》)。
【成品性状】为不规则段状,茎、叶混合。根细小,茎纤细,黄绿色。叶肉质,绿色,易脱落,呈倒披针形或矩圆形。干品为绿褐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用法与用量】鲜品250g,干品15~30g。
【处方应付】处方写垂盆草、狗牙瓣、石指甲付垂盆草,写鲜垂盆草付鲜垂盆草。
【炮制作用】使药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化学成分】含垂盆草甙、甲基异石榴皮碱、糖类及多种氨基酸等。
【贮藏与保管】鲜品随采随用;干品置干燥处,防霉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