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甜牛膝、拐牛膝(《汇编》)。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 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炕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炕干或晒下。
【历史沿革】唐代有去芦,酒浸焙法(《理伤》)。宋代有酒浸蒸(《局方》),酒浸洗法(《朱氏》)。明代有茶水浸(《普济方》),童便酒制(《医学》),何首乌、黑豆制(《准绳》),酒炒(《一草亭》),黄精汁制法(《乘雅》)。清代基本上沿用前代方法。现行有酒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盐制(《规范》),酒麸制(《四川》),麸制、炒制、制炭法(《集成》)等。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清水洗净,捞出,闷润或蒸透后,去芦,切斜片1.2~1.5mm厚,干燥(《河南》)。
炮制
1.酒制
酒炙
①取川牛膝片,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川牛膝片100kg,用黄酒10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②取生川牛膝片,放在锅中,用微火炒热后,均匀喷入酒,继续炒干,取出,晾凉。每生川牛膝片100kg,用酒约12.5kg(《贵州》)。
酒蒸取净川牛膝片,用黄酒拌匀,置蒸笼内蒸约1小时,取出,晒干。每川牛膝片100kg,用黄酒20kg(《新编》)。
沙烫酒拌取川牛膝片,放入锅内拌沙炒(沙要先炒热后放药)至呈稍赤色为度,筛去沙,喷酒拌匀即成。每川牛膝100kg,用黄酒12.5kg(《中药加工》)。
2.盐制
取川牛膝片,加盐水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川牛膝100kg,用盐2kg(《规范》)。
3.酒麸制
取净川牛膝片,用白酒拌匀,晾微干,以麸炒法炒至暗褐色为度,筛去麸。
每川牛膝片100kg,用白酒12.5kg,麦麸适量(《四川》)。
4.麸制
先将锅烧热,加入川牛膝片及蜜制麦麸炒至老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川牛膝片100kg,用蜜制麦麸6.25kg(《集成》)。
5.炒制
取川牛膝片,用微火炒至呈焦斑或黑灰色(《集成》)。
6.制炭
常法炒炭(《集成》)。
【成品性状】川牛膝:为类圆形薄片。外皮黄棕色或灰褐色。切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质柔软。气微,味甜。酒川牛膝:形如川牛膝片。表面暗褐色,略有酒气。盐川牛膝:表面暗褐色,味微咸。麸川牛膝:表面深黄色,有焦香气。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4.5~9g.
【处方应付】处方写川牛膝付生川牛膝;其余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川牛膝生用长于逐瘀通经,通利关节。酒制后能增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盐制后引药人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化学成分】含甾醇类:有杯苋甾酮、异杯苋甾酮、羟基杯苋甾酮、苋菜甾酮A及B、头花杯苋甾酮、羟基促脱皮甾酮、前杯苋甾酮等。尚含蜕皮激素以及锶、锌、铜、镍、铁、锰、钛、铅、钙、钾等元素。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酒川牛膝、盐川牛膝,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
【备注】孕妇禁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