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的出处来源、方解速记方歌口诀、主治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本方病机为风温袭肺,肺气失宣。故治宜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方中主药桑叶、菊花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走肺络,宣肺热以止咳嗽;辅以薄荷助桑叶、菊花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宣肺降气以

出处来源(《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桑叶8g,黄菊花、杏仁、桔梗、连翘、芦根各6g,薄荷、生甘草各3g。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治风温初起之咳嗽痰少,身微热,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

方解:本方病机为风温袭肺,肺气失宣。故治宜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方中主药桑叶、菊花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走肺络,宣肺热以止咳嗽;辅以薄荷助桑叶、菊花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宣肺降气以止咳嗽;佐以连翘清热透表,芦根清热生津止渴;使以甘草调和药性,伍桔梗利咽止咳。各药合用,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畅,是其配伍特点。药理研究:促进汗腺分泌,解热,消炎,抑制细菌,抗病毒,祛痰,镇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肠蠕动亢进。其中连翘、黄菊花、芦根抗菌,抗病毒;桑叶、杏仁、桔梗、甘草具有显著的祛痰,镇咳作用;黄菊花

广谱抗菌,抑制流感病毒;连翘、薄荷抗多种细菌与病毒。

临床应用:本方为风温犯肺咳嗽轻证之常用方剂。以咳嗽,微热,微渴,肺浮数为据。若咳嗽痰稠,略吐不爽者,加瓜蒌皮,浙贝母;咽喉痛肿者,加板蓝根、牛蒡子;发热气喘者,加黄芩、生石膏;口渴者,加知母、天花粉。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结膜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风温犯肺者。

现代制剂:现改制为桑菊感冒片(丸、合剂、冲剂)。片剂,每片0.6g;冲剂,每袋11g;水丸,每100粒15g;合剂;汤剂。

用量用法:口服,片剂,每次4一8片,一日3次;水丸,每次25—30粒,一日2次;合剂,每次15一20ml,一日3次;冲剂,每次11-22g,一日2-3次;汤剂,水煎,一日一剂,于饭后一小时分3次服。

使用注意:因所用药物皆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不宜使用。

本方歌诀:桑菊饮有芦根翘,桔梗薄杏生甘草,风温犯肺失清肃,咳嗽痰少微热渴。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