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配方组成剂量】胡椒30克,蝎尾(去毒)15克。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为细末,面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陈米饮下,不拘时候,--说方中有木香3克。
【功用】消胀除满。
【主治】腹虚胀如鼓者。
【加减】加萝卜子者名褐丸子。
【方论】本方为脾虚腹胀而设,方中为大辛大热之品,归胃与大肠经,有温中止痛之效。蝎尾辛平,归肝经,有止痉、通络止痛的作用。张山雷对此方分析为:此为脾肾阳虚而设,然既胀满,则行气之药,必不可无,方后木香,乃必需之品。木香为辛苦温之品,有行气调中止痛之功,由此三药组方,便可对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脘腹胀满者用之有效。在《卫生宝鉴》中有塌气丸,其组成为陈皮、萝卜子、木香、胡椒、草豆蔻、青皮、蝎
尾,用其治中满下虚,单腹胀满,虚损者,并有治验病案。真定总管董公长孙年十一岁,病癖积,左胁下硬如覆手,肚大青筋…与沉香海金砂丸与塌气丸更替服用,百日而愈。《医方大成》、《永类今方》、《朱氏集验方》中所提及塌气丸,基本组方不外乎木香、蝎尾、胡椒、萝卜子、荜拨、青皮等。而《玉机微义》中的塌气丸则为钱氏之方,并解析为治脾风腹胀,为宣风补脾之药。
【医论】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实者闷乱喘满,可下之,用紫霜丸白饼子。不喘者虚也,不可下。若误下,则脾气虚,上附肺而行,肺与脾母子皆虚。肺主目胞腮之类,脾主四肢,母气虚甚,即目胞腮肿也。色黄者,属脾也。治之用塌气丸渐消之。未愈渐加丸数,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温散药治之。何以然?脾虚气未出,腹胀而不喘,可以散药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气,则愈也。若虚气以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内弱,每生虚气,人于四肢面目矣。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胃久虚热,多生疸病,或引饮不止。脾虚不能胜肾,随肺之气上行于四肢,若水状;肾气浸浮于肺,即大喘也。此当服塌气丸。病愈后面未红者,虚衰未复故也。
治腹胀者,譬如行兵战寇于林。寇未出林,以兵攻之,必可获;寇若出林,不可急攻,攻必有失,当有意渐收之,即顺也。治虚腹胀,先服塌气丸;不愈,腹中有食积结粪,小便黄,时微喘,脉伏而实,时引水,能食者,可下之。盖脾初虚而后结有积。所治宜先补脾,后下之,下后又补脾,即愈也。补肺恐生虚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