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胃和中茶的适应与禁忌人群_原料配方、用量用法与泡法

养生之家导读:中国药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的药茶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及配料方法,那么滋胃和中茶的适应与禁忌人群_原料配方、用量用法与泡法是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出处】当代·陈可冀《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原料】珠砂拌竹茹3克,鲜青果10个,厚朴花、羚羊角粉(现代多用山羊角粉替代,剂量加大10倍)各

1.5克。

【制作】上药共制粗末,加水煎,取汁即可。

【服法】每日1~2剂,不拘时代茶频饮。

【作用功效】滋肺清热、化痰助运。

据说此方为西太后临终前数小时“气虚痰生,精神委顿,舌短口干,胃不纳食”病危时所进之代茶饮方。方中竹茹清化痰热,特别适合咳痰稠厚之症;青果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本草经疏》称其为肺胃家果也,能生津液”,对肺胃热壅所致的咽喉疼痛、痰涎壅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厚朴花功能燥湿散满以健运脾胃、宽中行气而消除胀满,是解除食滞、气滞的一味良药;羚羊角粉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作用,羊角的尖端处药效最好,因羚羊系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现以山羊角粉替代。诸药配伍清肺化痰、健胃消滞、平肝息风。

【适用人群】①年老气虚,肺热咽干、咳嗽、痰多黄稠,难以咳出。②胃热气滞,症见口渴口苦、脘腹胀满、纳食不香等。

【禁忌人群】①一般在高热或肝阳上亢,病情比较急时应用。②体质虚寒、脾虚腹泻者不宜服用。

清热解毒药茶

凡具清热、泻火作用的药茶称为清热解毒药茶。

清热解毒药茶药性、食性偏于寒凉,主要适用于胃热、肠热、肺热、肝火旺等人服用,对于目赤咽痛、痈肿疮疖、痢疾、痔疮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这类药茶苦寒,容易损伤脾胃,所以不宜长期连续服用,对于脾胃虚寒者也应忌饮。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