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的花。
【泡水喝的作用与功效】有镇静安神、增强免疫力和止咳化痰作用。
【主要成分】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糖、脱甲秋水仙碱、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等。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平。
【功效主治】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失眠,天疱疮。
【泡水用量】内服:6~12克/次,煎汤。外用:研末调敷。
【泡水配方】
·咳嗽:百合花30克,蜂蜜50克,混匀,隔水炖沸,分2次食,连用1周。功能润肺止咳。
·失眠:百合花20克,黄酒50毫升,隔水炖沸,晚餐后饮。功能安神益智。
失眠心悸:百合花、合欢花等量,研末。6克/次,于晚餐后用黄酒送服。功能安神定惊。
眩晕:百合花15克,放人瓷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功能安神定志。
眩晕头痛:皂角子7个,微焙,加百合花3朵,煎汤,加冰糖适量,同煎汤,代茶饮。功能镇静安神。
【注意事项】《滇南本草》:“肺有风邪者忌用。”
【文献选录】《滇南本草》:“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宁心定志。”《本草纲目》:“治小儿天疱疮,暴干研末,菜子油涂。”《要药分剂》:“润肺清火。”《本草正义》:“百合之花,夜合朝开,以治肝火上浮,夜不成寐,甚有捷效,不仅取其夜色合之义,盖甘凉泄降,固有以靖浮阳而清虚火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