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指视力渐降,晶体浑浊,渐至失明的常见慢性内障眼病。历代眼科文献所载的浮翳、沉翳、滑翳、枣花翳、黄心白翳、如银内障等均属本病范畴。临床表现为睛珠浑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多见于50岁左右的人,常两眼发病,是眼科的慢性常见病。早在《诸病源候论》便有记载:“......风热乘之,气不外泄,蕴积睛间而生翳,似蝇翅者,覆瞳子上。”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书均有论述。《证治准绳》说:“此因肝肾俱虚而得也。”《原机启微》则说:“阴弱不能配阳。”《神视瑶函》认为:“乃郁气伤乎冲和清纯之元气,故阳光精华为其闭塞而不得发见。”李东恒说:“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皆失所司,不能上归于目。”《内经》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归纳起来,乃因年老体衰,脏腑亏虚,肝肾精血不足,阴弱不能配阳,风火内生,或脾虚不定,目失所养所致。其治疗强调早期服药治疗,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为法,或可控制视力下降,并有提高部分视力的可能,可配合退翳明目眼药外用点眼更好,对视力下降较重,成熟之白内障可手术治疗。
(1)心肾不交证
症状视物昏花,干涩,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膝酸软,舌红,苔白,脉沉细。
选药首选磁朱丸,口服,1次8粒,1日3次。若阴虚较重,视物昏花,干涩者,可配伍石斛夜光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以滋阴平肝明目。
(2)脾虚气弱证
症状视物昏花,精神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选药首选障眼明片,口服,1次4片,1日3次。若脾虚胃弱,中气不足,食少便溏者,配服补中益气颗粒剂,1次1袋,1日3次,热水冲服。
(3)肝肾阴虚证
症状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
选药首选复明片,口服,1次5片,1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若兼有气虚血瘀,虚火亢盛,头晕耳鸣者,并用障翳散点眼。用法:将本品适量倒入滴眼用溶剂瓶中,摇匀,滴入眼睑内,1次2~3滴,1日3~4次。或用珍珠明目液、麝珠明目滴眼液,以清热泻火,养肝明目。外用点眼,1次1~2滴,1日3~5次。
★特别提示
老年性白内障,多因年老体弱,脏腑亏虚,目失所养所致。病在晶体,位于瞳神中央。所以治疗应整体调整。经云:五脏不足,调于胃,脾胃和则五脏得养,五脏之精才能上济于目者。中气不足,脾失健运则加服补中益气颗粒等,肝肾阴亏则应选用六味地黄系列。在辨证治疗上,针对性应用专科病成药,会收到一定疗效。成熟的白内障,手术治疗适应证,术后也需要内外兼治,调养促进康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