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的用量与副作用_怎么解除消失

养生之家导读:牵牛子逐水泻饮,攻积杀虫。那么,牵牛子的用量与副作用_怎么解除消失?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牵牛子

【别名】牵牛、丑牛、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基原】为旋花科植物圆叶牵牛Phar bi purpurea(L) Voigt或裂叶牵牛Phar bit is nil(L.) Choisy的成熟种子, 黄褐色者称白丑, 黑褐色者称黑丑。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炮制研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以粒大饱满,无果皮等杂质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功效与主治】逐水泻饮,攻积杀虫。治疗水肿腹水,痰饮咳喘,大便秘结、蛔虫、绦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

【用法用量】内服汤剂: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本品炒用药性减缓。

【副作用】牵牛子含牵牛子苷、牵牛子酸钾及没食子酸,牵牛子小鼠皮下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7.5mg/kg;对人体有毒性,但不大,中毒多因用量过大所致。过量的牵牛子对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亦可刺激肾脏使之充血,重者并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舌下神经,致使舌运动麻痹,出现言语障碍。

【副作用症状】头晕头疼、剧烈呕吐以及腹痛腹泻,大便为绿色水样,并混有黏液,心率加快,每分钟120次左右,心音低钝,常有言语障碍,突然发热、腰部不适、无痛性血尿,尿检有红细胞、蛋白,重症者伴高热昏迷、四肢厥冷、口唇发绀、全身皮肤青紫、呼吸浅促。

【副作用预防】严格控制用量。煎剂每次4.5~9g为宜,每日1次,入丸散剂每次0.3~1g,每日2~3次。

【救治】

1.剧烈呕吐可服五倍子12g(研末),鸡蛋清6枚,蜜糖60g,水调温服,以阻止胃肠道对牵牛子毒素的吸收。

2.不能吐出毒物者,可予催吐、洗胃。

3.泄泻有利于排除毒素,但泻下无度,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脉沉迟弱者,用甘草15g,粳米30g,煮熟去渣取汁,加赤石脂末30g,送服,每日2剂,也可服牛奶。

4.绿豆120g,煎汤当茶饮。

5.言语障碍,意识障碍者用5%葡萄糖加醒脑静20mL静滴。6.输液、对症治疗尿血者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4、立止血等止血药物。

【合理应用】

1.肝硬化腹水牵牛子24g(研末冲),大黄15g(后下),元明粉12g(冲),枳实9g,水煎服。对腹水作用较满意,泻下3~4次后,腹水显著消退。

2.胃柿石症用黑丑、白丑各18g,炒熟研末,每晨空腹服5g,红糖水送下,1周后痊愈。

3.小儿夜啼黑牵牛子7粒,捣碎,温水调糊,睡前敷脐后用胶布固定,当夜即见效。

4.蛲虫用黑白牵牛子各等份,炒熟研成粉末,用鸡蛋1枚加油煎至成块时,把药粉撒于蛋面上,于早上空腹服用。成人每次用药粉3~4.5g,小儿酌减,每隔3天服1次,严重者可服3次,一般服2次即可。另外,牵牛子10g(儿童减半)碾成细粉,加入面粉100g,两者比例为1:10,烙成薄饼空腹1次食尽。半月后重复治疗1次。

5.癫痫用等量黑白牵牛子研碎加蜜为丸,每丸重6g,含牵牛子3g。12岁以下每次服半丸至1丸,12岁以上每次服1丸至1丸半,每日1~2次,对各型癫痫均有一定疗效。

6.顽固性水肿单味研末,每次服3g,或用牵牛子45g(生熟各半),配香附30g,广木香6g,芝麻(略炒)约100g,共为细末,分成4份,轻症每服1份,重症加倍,忌盐,退肿后再服补剂调养。7.减肥用牵牛子10~20g为主药,配炒草决明、泽泻、白术各10g,山楂、制首乌各20g,水煎,每月服1剂,有减轻体重、降压、降脂作用。

【配伍禁忌】

1.黑丑、白丑,古时分用。现临床实践发现功效相同,不再分用,统称二丑。

2.水煎则失去致泻作用,故用于泻下时不宜水煎服。

3.牵牛子大剂量服用,对脑神经有影响,尤其是舌下神经受损,出现语言障碍,重者致昏迷,有的出现便血,腹痛、呕吐等。

4.孕妇忌服。

5.忌与巴豆同用。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