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产于陕西、山西等地。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收。生用或盐水炒用。
【处方用名】沙苑子、沙蒺藜、潼蒺藜、沙苑蒺藜。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肝、肾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主治肾阳亏虚,肾气不固,肝肾不足,目暗不明等。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沙苑子温补固摄,故阴虚火旺,阳强易举者忌用。
2.小便不利者忌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沙苑子性温,故外感热病、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2.沙苑子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故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3.沙苑子可明显地抑制血小板聚积,故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沙苑子有收缩子宫的作用,故孕妇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本品不宜与利舍平、降压灵等合用,因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宜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合用,因可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6.若长期使用,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畏食、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观察。
7.一般用量不宜超过15克,超剂量使用应谨慎。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10~15克,水煎服。
【临证用药体会】
1.沙苑子甘温补益,兼具涩性,具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之功。用于治疗肝肾亏虚证。若肾虚腰痛,可与菟丝子、杜仲、狗脊等相配而用;若肾虚梦遗滑精,精少无子,每与鱼鳔胶等相伍为用;若尿频遗尿,白浊带下,可与龙骨、芡实、莲子、莲须等配伍共用;若眼目昏花,多与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菊花等相配同用。一般益肝明目多生用,补肾固精,缩尿止遗多炒用。
2.沙苑子又称“沙苑蒺藜、潼蒺藜”,而在古代本草书籍中所说的蒺藜,既有说刺蒺藜的,也有说沙苑蒺藜的,即出现了同名异物现象。根据现在的用药情况来看,古代所指蒺藜多是指刺蒺藜(白蒺藜),而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不可与刺蒺藜混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