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的偏方与民间单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民间百草良方,其来源不为人知,只是在民间流传。那么青葙子的偏方与民间单方大全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别名】野鸡冠花、狗尾巴子、圆鸡冠花。

【生长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5~8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通常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叶柄,全缘。5~7月开花,穗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分枝末端,圆柱状或圆锥状,花着生甚密,初为淡红色,后变为银白色;每花具干膜质苞片3个;花被5个,干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雄蕊5个,花药粉红色,丁字状着生;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红色,柱头2裂。果期7~9月,胞果球形盖裂;种子数粒,扁圆形,质坚硬,黑色有光泽。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分布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荒野路旁、河滩、沙丘或栽培。

【药性功用】味苦,性微寒,燥湿清热,杀虫,止血。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青葙子30克。

用法:水煎2次,取汁混匀。分3次服,疗程为1周。

主治:高血压病。

偏方二:

方剂:青葙子全草20克,腐婢、仙鹤草各15克。

用法:水煎,分2次饭前服。

主治:痧胀。

偏方三:

方剂:青葙子茎、叶各100克,苦参50克,千里光30克。

用法:煎水熏洗患处。

主治:妇女外阴瘙痒。

偏方四:

方剂:青葙子60克,猪瘦肉90克。

用法:水煎,喝汤食肉。

主治:月经过多。

偏方五:

方剂:青葙子茎叶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主治:风热疮疹。

偏方六:

方剂:青葙子15克,白菊花10克,蝉衣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风火赤眼,眼生白翳。

偏方七:

方剂:青葙花60克。

用法:水煎去渣,熏洗患眼。

主治:视网膜出血。偏方八:

方剂:青葙子10克,莲蓬3、个,夏档草15克,野菊花6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

主治:头痛眼花,眉棱骨痛。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