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蒺藜的偏方与民间单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民间百草良方,其来源不为人知,只是在民间流传。那么刺蒺藜的偏方与民间单方大全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别名】蒺藜、旁通、硬蒺藜、白蒺藜、三角刺。

【生长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茎匍匐,由基部生出多数分枝,枝长35~65厘米,表面有纵纹。双粒羽状复叶,对生,5~7月开花,花单生叶腋间,花梗丝状;萼片5枚,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透明;花瓣5片,黄色,倒广卵形;花盘环状;雄蕊10个,生于花盘基部,其中5枚较长且与花瓣对生,在基部的外侧各有1小腺体,花药椭圆形,花丝丝状;子房上位,卵形,花柱短,圆柱形。7~9月结果,果五角形,由5个果瓣组成,每果瓣呈斧形,两端有硬尖刺各一对,先端隆起,具细短刺。每分果有种子2~3枚。秋季收其果实备用。

【分布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路旁或沙丘。

【药性功用】味苦辛,性温。散风,明日,下气,行血。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刺蒺藜30~60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至500毫升。温洗双下肢膝以下,同时搓揉足底、足背及腓肠肌,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

主治:小儿秋季腹泻。

偏方二:

方剂:鲜刺蒺藜果适量(干品去刺)。

用法:取上药,粉碎后加红糖等量,用醋调成糊状。外敷于患部,用塑料纸覆盖,包扎固定,干后重换。

主治:疖痈。

偏方三:

方剂:白蒺藜5000克。

用法:取上药,水煎2次,加糖干燥成颗粒,每包30克。每天2次,每次半包,温开水冲服。主治:白癜风。

偏方四:

方剂:白蒺藜适量。

用法:取上药,为末,每次9克,空腹食前温酒调下。

主治:腰痛。

偏方五:

方剂:鲜白蒺藜(带节)适量。

用法:取上药,捣烂如泥。敷在患处,用手指在患处反复涂搽,至有灼热和微痛感即可,每天1次或隔天1次,搽前洗净患处,搽后不要用水洗患处。

主治:寻常疣、扁平疣。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