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制大黄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养生之家导读: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一类中药制剂。那么九制大黄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历史来源】经验方。

【药物组成】

大黄

【功能】润肠通便,凉血止血。

【作用功效】由于饮食停滞引起的胸脘胀痛,头晕,口干,便秘尿涩,又治咳血呕血等症。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现代应用】咳血,上消化道出血中、轻型,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急性菌痢,便秘等属湿热凝滞或血热妄行者~6。单味大黄加黄酒(以蒸黑为度,再取出晒干轧成粉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4例,结果大出血无效,中等量及小量出血有效率为100%,平均止血时间40小时。

北京友谊医院用酒制大黄片剂治疗急性菌痢,疗效与西药及生大黄无差异,且副作用小,患者康复快。

北京宜武医院耳鼻喉科及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肾病组,分别用酒制熟大黄片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尿路感染,均取得较好疗效。

【基础研究】大黄性味苦寒,功能泻热通便,酒制可减其苦寒之性,免伤肠胃,缓和泻下。明·《鲁府禁方》记载,将军丸(大黄酒浸后九蒸九晒)治“吐血不止,一服如神”。清·《外科大成》云:“大黄酒蒸黑色治内热结闭,里急后重,肠风脏毒下血”。

大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大黄鞣质及其相关物质、树脂质、葡萄糖、有机酸等。近已证明,番泻甙是大黄的主要致泻成分,大黄致泻的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对小肠的吸收并无影响。《本草正义》载其“除邪而不伤正气”,可能与此有关。

大黄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较敏感的有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抑菌主要成分是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

大黄可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并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缩短凝血时间,止血有效成分认为是大黄酚。

实验表明,酒制熟大黄保持了与生品一致的作用,同时减少了生大黄的副作用5,。另有对制熟大黄用酒与不用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提示,炮制熟大黄用酒在缓和副作用、保持作用与促进成分溶出上,略优于不用酒者。上述研究与古人对本品炮制用酒意义的认识基本相符。

关于大黄抗衰老作用,甘肃何天有等调查60人常饮大黄水的牧驼人和不饮大黄水的自然村的60人,二者寿命有显著差异,认为:常服大黄的牧驼人很少患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亦低于不服大黄的同龄人。

【注】本品又名清宁丸。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