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养生之家导读:《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那么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诠释】太阳病服桂枝汤,显然是太阳中风证,服桂枝汤原本不会大汗出,当以解肌小似汗出而已。之所以服桂枝汤造成大汗出,不外表阳已虚,营卫空疏所致。脉洪大,必重按无力,又无壮热烦渴之证,非阳明经证,而是风邪拂郁在表,形成表阳虚的桂枝汤证,故仍服桂枝汤如前法。假如寒热如疟似症.又有一日二发,可为寒热阵作,此表邪郁闭不甚,可与桂枝二麻黄一汤,微汗出而解。不汗则邪不解,过汗则伤正,故用发汗轻剂,微发其汗,方不致误。

【治法】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方药组成】桂枝1两17铢(去皮),芍药1两6铢.麻黄16铢(去节),生姜1两6铢(切),杏仁16铢(去皮尖),甘草1两2铢(炙),大枣4铢(擘)。

【服法与禁忌】上药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泽,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温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经方方论】从方剂组成剂量看,此是桂枝二分,麻黄一分的合用方,桂枝汤的量较桂麻各半汤的比例增加一倍,而麻黄汤的用量则减少,故其发汗力甚微,可称微发其汗的桂枝二麻黄一汤。

【经方新用】

张氏,56岁。头痛发热,恶寒微呕,四肢关节疼痛,苔白,脉浮紧,此太阳伤寒证也。投服麻黄汤一剂,汗出如雨,周身淋漓。次日.寒热如疟,一日数发,不呕不渴,咽不干口不苦,脉不弦而浮缓无力,此汗后伤阳,卫表已虚,余邪不彻,正气无力御敌之故,投服桂枝二麻黄一汤·遂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