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羌活6g、防风5g、苍术5g、细辛1g、川芎3g、白芷3g、生地黄3g、黄芩6g、甘草3g。
【功效主治】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证。
【适用人群】
◎用于表寒夹湿,兼有里热证者。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等症者。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偏头痛、周围性面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急性荨麻疹、硬皮病、多发性疖肿、高原反应等疾病,辨证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型者。
【禁忌人群】
◎凡风热表证者,皆忌用本方虽有生地黄、黄芩之寒,但总属辛温燥烈之剂,若误用于风热表证,必助热伤津,病情加重,故需谨慎使用。
◎凡阴虚内热者,虽有外感风寒证者,亦忌用九味羌活汤中羌、防、苍、辛、芎、芷皆属辛温耗阴之品,虽配以生地黄也难抗拒其伤阴耗津之弊,故凡口干咽干,舌燥苔少,苔剥落,或镜面舌,或舌干少津者,皆当忌用。
◎凡多汗者,皆不宜使用九味羌活汤发汗力较强,故凡虚人、小儿、产后之外感多汗者,尤当谨慎使用,以免汗出更多,造成气阴耗伤而变生他病。
◎凡热病后期头身疼痛者,皆慎用热病后期患者大多气阴耗伤,虽有头身疼痛症状,但还有乏力、口干、纳差、脉弱等虚证表现,故临床宜慎用该方剂。
【煎服禁忌】
◎临证时应用该方剂,尚需据病情轻重,辅以羹、粥服用。如寒邪较重,忌冷服,宜热饮,药后还须啜粥以助药力,以便于发汗祛邪,药后当取微汗,切忌出现大汗淋漓之症。
◎该方药物多为味辛之品,药效在于辛散解表发汗,故不宜久煎。宜先将诸药饮片,先用冷水浸渍30~60分钟,然后将水加至淹过1cm左右,以微火煎至沸后15分钟,首煎即可温服,再煎分作两次服,直至微汗出而解。其病愈后,则不必尽剂而用。
【日常禁忌】
◎忌食油膩和酒类食物,以免滋生内湿而影响消化功能。
◎慎防风寒,常避湿邪。服药期间,宜适于寒温,随时增减衣被免受风寒侵袭,尤其在服药之后,全身有微汗而出之时,切忌当风受寒,如果居所、卧室阴冷潮湿,应想方设法改善好居处环境,以防再患感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