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生二参麦冬汤加减方治疗肺结核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张泽生二参麦冬汤加减方肃肺纳肾,止咳化痰。主治肺结核。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张泽生二参麦冬汤加减方治疗肺结核医案。

二参麦冬汤加减方(张泽生方)

【组成】南沙参12g,北沙参12g,大麦冬9g,川百合9g,川贝粉3g(分吞),炒白芍9g,炙紫苏子9g,五味子5g,冬瓜子12g,坎惡2条,冬虫夏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肃肺纳肾,止咳化痰。主治肺结核。

【医案】钱某,女,60岁。有陈旧性肺结核、轻度肺气肿病史,10余年来症情尚稳定。1975年3月因肺部感染,伴有胸腔积液而往上海治疗。诊断为间质性肺炎、进行性肺纤维化症并发真菌感染。经多种中西药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形体日见消瘦,自动要求出院,回家调养。

1976年2月20日初诊:患者卧床不起,主诉咳嗽甚剧,甚则咳而遗尿,咳痰色白质黏,痰带有咸味,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气短难续,不能平卧,胸闷如有重物压迫,口干,饮食不香,食量减少,面、足浮肿,小便量多,大便时溏,舌红少津,脉细而数。病属肺痨,肺肾两伤,阴虚火旺,炼津为痰,肃降无权,肾不纳气。治当肃肺纳肾,止咳化痰。予二参麦冬汤加减方。

3月3日二诊:经用肃肺纳气,化痰止咳之剂,药入尚能安受。但动则气短,有时有低热,脉细数,舌暗红,已有津润。肺肾俱虚,津液为痰,久虚之体,容徐图之。处方:南沙参12g,北沙参12g,大熟地黄12g,海蛤粉12g,白杏仁9g,川贝粉3g(分吞),杭白芍9g,川百合9g,冬虫夏草5g,坎惡2条。4月12日三诊:最近10日来咳喘复甚,痰多白沫而黏,面肢浮肿,食欲不香,大便溏薄,舌红苔薄腻,脉细数。肾虚水泛为痰,土不生金,仍从本治。原方加肥玉竹15g,制黄精15g。另服:红参粉0.6g,蛤蚧粉0.6g,每日2次。

4月22日四诊:药后咳喘较平,痰亦减少,胸闷气促亦有改善,痰培养有时有白色念珠菌。虚损久病,原方加冬瓜子12g再进。

5月5日五诊:经治以来,症状已有好转,已能下床持杖行走,咳喘减轻,痰亦减少,面、足浮肿亦有减退,但易招外感,舌红起纹,脉濡数。肺、脾、肾三脏俱亏,仍从本治。处方:潞党参15g,大熟地黄12g,淮山药9g,白杏仁9g,法半夏9g,川贝粉2g(吞),海蛤粉12g,制黄精9g,冬虫夏草9g,炙甘草3g,云茯苓9g。

6月10日六诊:肺肾久亏之体,咳喘复作,动则喘甚,大便日行2次或3次,舌红苔少,脉濡细。治再肃肺纳肾,培土生金。原方去法半夏,加五味子5g,玉竹9g,白芍9g。另用莲子,每晚30粒,去皮心,加冰糖煎服。

8月19日七诊:入夏以来,天气炎热,痰多不易咳出,气怯懒言,食量减少,大便不爽,午后有低热,脉细数,舌质红起纹。肺肾久亏,气不化津,津凝为痰,转当清肃肺气,以化痰热。处方:南沙参12g,天冬9g,麦冬9g,海蛤粉12g,大白芍9g,白杏仁9g,川贝粉2g(吞),生薏苡仁15g,炙紫苏子9g,鱼腥草30g。

11月25日八诊:咳喘自治疗以来,症情尚稳定,低热已退,饮食不香。近因气候寒冷,咳喘加重,痰多色白如沫,气喘怕冷,舌红,苔薄黄,脉细滑。肺、脾、肾三脏俱虚,气失摄纳,以致饮邪内停,饮为阴邪,当参以温药和之。处方:潞党参15g,炒白术9g,川桂枝3g,云茯苓9g,炙甘草3g,白杏仁9g,法半夏9g,炙桑白皮9g,五味子5g,坎惡2条。

1977年9月17日九诊:咳喘减轻,黏白痰亦少。惟精神疲乏,气短,腰脊酸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肺肾两伤,金水不能相生,肺失通调,津凝为痰,随肺气上逆而咳出。再以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治之。处方:潞党参15g,南沙参9g,北沙参9g,大麦冬9g,白杏仁9g,川百合9g,生诃子肉9g,五味子5g,制黄精15g,炙甘草3g,川贝粉2g(分吞)。

10月5日十诊:上药尚合病机,黏白痰已少,咳喘亦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精神仍疲乏,两足轻度浮肿,腰酸。病机如前,原方再进。

1978年1月10日十一诊:久咳痰喘,入冬更甚,不能起床活动,否则大咳大喘,痰多呈白沫而黏,咳则汗出,饮食不香,舌红无苔、有裂纹,脉细数小滑。4个月来痰培养未发现白色念珠菌生长,证属肺、脾、肾三脏不足,气不布津,痰饮内停,肺津清肃之令不行。仍当肃肺纳肾,运脾化湿。处方:潞党参15g,大熟地黄12g,海蛤粉12g,五味子5g,法半夏9g,山茱萸9g,白杏仁9g,淮山药12g,川贝粉2g(吞服),金匮肾气丸9g(分吞)。

3月12日十二诊:服药以后,咳嗽减轻,喘促亦平,腰痛亦明显好转。舌红无苔,脉细数,时当春令,肺被火刑。拟清金肃肺化痰。处方:南沙参12g,北沙参12g,天冬9g,麦冬9g,白杏仁9g,瓜蒌皮12g,炒知母9g,天花粉12g,地骨皮9g,五味子5g,大白芍9g,嫩白薇9g,川贝粉2g(分吞)。

【按语】本例肺痨,久咳日久,肺气本虚,肺阴受损,以至清肃之令不行,通调失职,水津输布失度,津液聚而为痰,饮停肺胃,而为涎沫,浸肺作咳,喘促不已。张泽生老根据“虚则补其母”之意,采用健脾益肺,即培土生金之法。用潞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等健脾养胃,使脾胃生化转旺,而肺得其养;配用麦冬、黄精、百合滋养肺阴,并清虚火;半夏下气化痰,与大量清润之药配伍,则不嫌其燥。另用金匮肾气丸以益肾固本。此外,患者自购人参、蛤蚧、紫河车粉等研匀吞服,还配合银耳、百合、莲子等食饵疗法,以补益肺肾,从本治疗。喘甚之时,亦曾服用少量激素。体虚病重,经治疗2个月余,渐能起床活动,迄1978年3月,前后共诊21次,断续服药达2年之久。张泽生一直以扶正培本之法为主,标本兼顾,使患者症状改善,体质增强。其中有多次案药类同而从略,特此说明。

【方源】引自《张泽生医案医话集》。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