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用量】
黄芪15g,当归、川芎各10g,皂角刺6g,炒穿由甲4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黄芪益气托毒,合以川芎、当归、穿山甲、皂角刺活血外透。全方一托一透,协力合作,共奏补气活血,托毒溃疡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疡脓成不溃之证,服本方促使疮疡溃破,排脓泄毒。
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抑菌、排脓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疮痈脓已成熟而见气血不足,体虚不能自溃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多种化脓性疾病、慢性溃疡、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病证,而必须症见疮成,脓成,但未能溃穿,舌淡苔白,脉虚弱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盆腔脓肿(热毒瘀滞型)(脓已成)治宜清热逐瘀,解毒排脓。
以本方去川芎,加冬瓜仁24g,慧苡仁、败酱草各20g,金银花、紫花地丁各15g,赤芍12g,桃仁、丹皮各10g为主治方。
若腹胀痛者,加玄胡索10g,以行气止痛。
2.手足部化脓性感染(热盛肉腐型)治宜解毒透脓。
以本方去川芎,加蚤休、赤芍、制乳没、玄胡索、生甘草各10g为主治方。3.化脓性骨髓炎(热毒炽盛型)治宜清热解毒,溃脓托毒。
以本方加紫花地丁15g,赤芍、连翘、生甘草各10g为主治方。
4.急性乳腺炎(胃热壅盛型)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以本方去川芎,加金银花30g,白术、茯苓、南星、升麻、白芷、生甘草各10g为主治方。并配合外用药疗法。
5.前列腺炎、附睾炎(火毒炽盛型)治宜泻火解毒,逐瘀排脓。
以本方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半枝莲30g,金银花、土茯苓各15g,连翘12g,柴胡、黄芩、黄柏、白芷、皂角刺、穿山甲各10g,生大黄(后下),龙胆草各6g为主治方。
6.阴囊蜂窝织炎(火毒壅盛型)治宜泻火利湿,解毒透脓。
以本方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半枝莲30g,土茯苓、蚤休各20g,连翘、皂角刺各15g,黄芩、黄柏、赤芍各12g,炮山甲、生甘草各10g,龙胆草、木通各6g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气虚甚加党参、白术、甘草。
2.热毒盛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
3.阳虚畏寒加肉桂、鹿角霜。
4.慢性溃疡加血竭、黄白蜡制成软膏作外敷剂,治疗慢性渍疡,效果好。
【化裁变通】
程氏透脓散(《医学心悟》)
本方加白芷、牛蒡子、金银花组成。功效与本方相同,但更具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疮疡脓成,热毒尚炽之证。
【注意事项】
若疮疡未成熟者,治当消散为法。不宜过早服用本方,切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