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蜈蚣的副作用与禁忌_蜈蚣的危害与不良反应

养生之家导读:为动物大蜈蚣科少棘巨蜈蚣的全虫体。其性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那么中药蜈蚣的副作用与禁忌?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下。

为动物大蜈蚣科少棘巨蜈蚣的全虫体。其性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功能为败毒抗癌、息风解痉、退炎治疮。用于常规用量煎剂:1~5条。丸散:0.3~3克。外用:适量。

【药理及作用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癌、抗菌、促进免疫功能、镇痛等药理作用。目前除传统的用途之外,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各种肿瘤、急性脑血管疾病、百日咳、骨髓炎、甲沟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症、空洞型肺结核、阳痿、无名肿痛、癫痫、淋巴结核等等。实验证明:蜈蚣提取物注射液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白血病L160、肝癌瘤体等的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并有增强作用。散剂给小鼠口服3~9天后,对戊四氮、士的宁、纯炳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肝损害大量及长期使用,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

2.周围性红斑内服一次在10条以上时,易引起周身性红斑,压之褪色,以膝关节部多见,停药2~3天后可自行消退。

3.中毒反应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癜。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谵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中毒量约为15~30g.。

【防范措施与禁忌】

1.掌握适应证。血虚生风、体质虚弱者不宜单用本品。孕妇忌服。

2.控制药物剂量,减少药物剂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反应。

3.被蜈蚣咬伤后,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治疗。

4.需长期使用蜈蚣及其制剂时,应监测肝功能,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