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的配伍应用与禁忌_白前与什么药配对一起同用

养生之家导读:白前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福建及广东等地。那么,白前的配伍应用与禁忌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本品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Cyn a nchum staunton ii(Dec ne.)Schltr.ex Levl.或芫花叶白前Cyn a nchum glaucescens(Dec ne.)Hand.Mazz.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福建及广东等地。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处方用名】白前、炒白前、炙白前、蜜炙白前、蜜白前。

【饮片特征及鉴别】柳叶白前柳叶白前的饮片为大小不等的尖圆形或不规则形中空短段(以茎切片)及细小实心短段(须状根切片),中空的切片大小近以,须状根较细小,直径不超过1mm。外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节明显(根茎),须很外表面棕黄色或棕红色。切面皮部棕黄色,中空,有膜质髓,根片较细而乱。气微,味微甜。【性味归经与功能】本品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降气化痰。

【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白前降气祛痰,性无补益,若肺气虛者,非其所宜。

【药理作用】芫花叶白前各种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水、醇提取物又具有明显得降气、祛痰作用。水提取物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诱发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此外,水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及配伍经验】1.咳嗽痰多,胸满喘急本方长于祛痰,降肺气,气降痰消则咳喘胸满自除,无论寒热、内伤外感均可用,尤以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宜,常伍半夏、紫菀,若感寒者配荆芥、桔梗宣肺解表,若治肺热咳喘,则伍桑白皮、葶苈子,若咳喘、浮肿,喉中痰鸣,不能平卧,配紫菀、半夏。

【单味药方】1.治久患咳嗽,喉中作声,不得眠,白前,捣为末,温酒调二前匕,服。(《梅师集验方》)2.治疟母(脾肿大),白前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3.治小儿疳积,白前、重阳木各三钱。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常用药对】1.白前配百部白前泻肺降气,祛痰止咳,专治肺气壅实之痰咳;百部温润苦降,善治劳咳,并有杀虫之效。两药合用,一降一润,祛痰止咳之力倍增。治疗久咳气逆,胸闷气喘,痰多不爽,苔白,脉浮缓。

2.白前配前胡白前清肺降气,祛痰止咳;前胡宣散风热,降气消痰。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宜宜,宜降。若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蕴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胸闷气逆、咳嗽多痰等症。故以白前清肃肺气,降气化痰;用前胡宣散风热,下气化痰。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合用,一宣一降,肺之清肃功能恢复正常,故痰可去,嗽可宁。治疗咳嗽初起,肺气不宣,清肃之令不行,而致肺气上逆,咳嗽、吐痰、痰吐不爽、咽痒、胸闷、气促等症。

3.白前配桔梗白前降气化痰,桔梗宣肺祛痰。二药合用,一降-宣,有宣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治疗久咳吐血。

4.白前配桑白皮白前降气,祛痰止咳,有“专搜肺窍中风水”之说,桑白皮泻肺止喘,利水消肿。二药合用,则泻肺降气,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痰稠咳吐不爽等症。

【名方应用】1.白前汤(《千金要方》):白前降气化痰,伍半夏、紫菀、大戟,泻悬饮支饮,治咳逆上气,昼夜不得卧,喉中有水鸣声,身体浮肿,短气胀满者。

2.泽漆汤(《金匮要略》):白前长于降气,气降则痰降;白前又长于泻肺,肺气因邪客壅实者宜用。本方治水饮内停,上迫于肺,喘咳身肿者。用泽漆消痰逐水,紫参利大小便以逐水,半夏、生姜、桂枝散水降逆,白前平喘止咳,并用人参、甘草扶正培脾,标本兼治。共成逐水通阳,止咳平喘之方。故《脉经》说: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

3.加味甘橘汤(《医学心悟》):哮喘有表寒里热证者,外感束表,痰热蕴肺,程国彭治以加味甘橘汤。药用甘草、桔梗、川贝母、百部、白前、橘红、茯苓、旋覆花,总以泻肺为主,化痰降气,轻散其邪。

4.白前丸(《圣济总录》):本方用白前降气化痰,伍桑皮、葶苈子清热利气化痰。治痰热蕴肺之咳嗽气喘。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