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崩漏效果与方法、经验

养生之家导读:崩漏病因颇多,病机复杂但总括归纳为热、瘀、虚三类治疗,那么,中医治疗崩漏效果与方法、经验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①血热型:治宜清热凉血,用法:方用清热固经汤或养阴止血汤加减。方药组成:生地、丹皮、白茅根、茜草、仙鹤草、海螵蛸、甘草、玄参、沙参、大枣。②瘀血型:治宜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方用逐瘀止血汤加减。方药组成:炒蒲黄、五灵脂、桃仁、三七、大黄、瓜蒌、赤芍、当归、红花、甘草。③脾虚型:治宜补气摄血,养血调经,方用固本止崩汤加减。方药组成:黄芪、山药、白术、海螵蛸、三七、党参、大枣、炮姜。④肾虚型:肾阳虚,宜温肾益气,固冲止血,方用右归丸加减。方药组成:熟地、山药、杜仲、白术、川续断、党参、干姜、龙骨、牡蛎、海螺蛸、益母草、山茱萸。肾阴虚宜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用滋阴补气汤。方药组成:生地、山茱萸、茯苓、泽泻、山药、黄芪、仙鹤草、阿胶、甘草。

【临床疗效】

疗程最短56天,最长1.5年。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好转58例,2个疗程好转19例,3个疗程好转2例,无效1例。(手术做子宫全切术)总有效率为98.7%。

【治验点评】

崩漏病因颇多,病机复杂但总括归纳为热、瘀、虚三类治疗,首分出血期及血止后,按标本缓急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不可截然分割,塞流需澄源,澄源当固本,治崩易升提固涩,不易辛温行血,治漏易养血理气,不可偏固涩。常根据妇女不同年龄,分别重视肝脾肾的作用,观察出血量、颜色质。青春期患者重在补肾气,益冲任。育龄期重在舒肝养肝,调冲任。更年期排除恶变后,宜滋肾调肝,健脾养血,调冲任。崩漏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性处理也不同,如初期止血以塞其流,方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旧。若只塞其流,不清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只澄其源而不复旧,则孤阳之浮无以上。崩漏病变化在气血,暴崩下血,气随血耗,阴随血伤。中医有“气为血之帅”之说。血的循行全身,全靠气的推动,而阳气的宣达又赖以阴血的滋养。故称“血为气之母”。血不行,气则凝,气不行,血则散。故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之说。故治气在表,则和其肺气,在里则和其肝气,虚则补,益脾胃之气,实则调肝胆之气。综上所述,崩漏虽有血热、肾虚、脾虚、血淤等不同病变,但可单独或复合成因,又互为因果。崩漏病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子宫藏泻无度,常多脏受累,气血同病,气阴(血)两虚,无论病起何脏“四脏相移,必归脾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以致肾脏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