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根猪肉羹的作用与功效禁忌、做法与标准原方组成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中国药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的药膳有不同的功效,那么茅根猪肉羹的作用与功效禁忌、做法与标准原方组成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出处】梁·陶弘景《补阙肘后方》。

【原方配料】生茅根150克(或干茅根80克),猪瘦肉500克。

【做法】①将猪肉洗净切小块;茅根洗净。②诸物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茅根30~50分钟,至肉烂即可。

【服法】食肉喝汤,不拘时。

【作用与功效】利尿消肿,化湿退黄,凉血止血。

原方治“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黄汗”。白茅根性寒、味甘,长于清热利小便,使湿热下泄而有利胆退黄功效,又善清肺胃之热,凉血止血,用于治各种血热出血症,并能利尿消肿、降低血压,近年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猪瘦肉能滋阴润燥,且营养丰富。本膳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除湿退

黄,利尿消肿而不伤正气,用于治热证而有阴津不足之黄疸、水肿颇为适宜。

【适用范围】①湿热黄疸肝炎,症见身目发黄、小便黄赤者,不论男女老幼,皆可作辅助治疗。②血热所引起的吐血、咯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等。③慢急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血压升高者,服本方有显著的利尿消肿及降压效果。

【注意事项与禁忌】体质虚寒,面色晦暗,黄如烟熏者不宜服用。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