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唐·孟诜《食疗本草》。
【原方配料】鲈鱼1条(500克左右),白术20克,陈皮5克,胡椒粉3克。
【做法】①将鲈鱼去鳞,剖开去肠杂,洗净,切块。②白术、陈皮洗净,与鲈鱼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沸后,小火煲2小时,调味使用。
【服法】佐餐服食,喝汤吃鱼。
【作用与功效】补气健脾,和中开胃。
鲈鱼性平、味甘,其肉细嫩而鲜美,为上等食用鱼类,功能益气健脾。《本草经疏》认为“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本品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维生素A、维生素B和烟酸等成分,而且其营养极易被消化吸收,是健脾补虚之珍品。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容易生湿,故配伍白术健脾燥湿以协助之,使脾健湿去,食欲可增。并以辛而微温之陈皮,理气健胃、和胃调味。胡椒温中开胃,并助陈皮共去鲈鱼之鱼腥味。合而为汤,有鲈鱼之补,白术之燥,陈皮、胡椒之健胃,其健脾补虚、和中开胃之力更佳。本汤既补益脾气、和中开胃,又助脾胃消化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谓营养丰富,补虚治病,两全其美。
【适用范围】①病后失调,脾胃虚弱,症见饮食减少,体倦神疲,形体消瘦,口淡,泛吐清水。②脾虚水肿,如慢性肾炎、糖尿病、心脏病水肿等。③脾虚腹泻,如小儿、老人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④正常人当保健品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脾胃湿热之口苦、舌苔黄腻者不宜服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