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人可以艾灸吗?灸哪个位置?高血压艾灸注意事项

养生之家导读: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下列三种艾灸治疗方法的降压效果比较好,且方法简单。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艾灸是利用艾绒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艾叶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腧穴,起到温通血脉、扶正祛邪的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一)常用的艾灸方法

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艾灸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艾炷灸

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就是把艾炷直接放在施灸部位点火。

(2)间接灸就是根据不同病情在艾炷与皮肤间放上姜、蒜、葱、盐、附子饼、胡椒等中介物质,使其产生不同效果的灸疗方法。例如,隔着盐灸,叫“隔盐灸”;隔着姜灸,叫“隔姜灸”。

2.艾条灸

本法是利用艾条点燃后,熏烤腧穴或患处,通过温和热力来刺激皮肤,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条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与雀啄灸两种。

(1)温和灸

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0.5~1.0寸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红呈红晕为度。

(2)雀啄灸

雀啄灸艾条燃着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二)常用的艾灸降压方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下列三种艾灸治疗方法的降压效果比较好,且方法简单。

(1)艾条温和灸

取足三里、曲池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周灸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个月,可以使血压平稳降低。(2)艾炷瘢痕灸取足三里、悬钟穴用中等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每穴2壮或3壮,灸后形成灸疮,产生无菌性化脓刺激,1个月左右灸疮结痂脱落形成瘢痕,因此,叫艾炷瘢痕灸。用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而且还可以改善血液黏稠度及扩张小血管。

(3)艾炷隔姜灸

取双侧足三里、曲池穴,每穴每次灸5~7壮,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每天或隔天灸1次,5~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时要注意避免燃烧后的残灰掉落在皮肤上而导致烫伤。

(2)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艾灸治疗过程中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施灸部位,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以避免烫伤皮肤。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