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膜炎,也可发生在卫生条件良好的人群中,由病毒、细菌或变应性引起,可有混合感染和原因不明者。结膜炎也可能与感冒和疹病伴同存在。结膜炎也可由风尘、粉尘、烟尘、电弧、太阳光、强紫外线和积雪反射的刺激引起。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多发于春季,为季节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眼睛而被传染。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夭行赤眼”“暴风客热”“目痒”等范畴。
方法一
【取穴】风池,太阳,合谷,大椎,外关。
【灸法】①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且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约5分钟,若皮肤产生小水疱,任其自行吸收,但要避免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②艾炷灸。在穴位涂上大蒜汁以粘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燃烧加快,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风热外袭型急性结膜炎,症见双眼白睛突发红赤,沙涩不舒,畏光流泪,伴头痛鼻塞,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法二
【取穴】风池,太阳,曲池,内庭,支沟。
【灸法】①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且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约5分钟,若皮肤产生小水疱,任其自行吸收,但要避免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②艾炷灸。在穴位涂上大蒜汁以粘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燃烧加快,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热毒壅盛型急性结膜炎,症见双眼睑红肿,灼热疼痛,白睛布满血丝,眵泪黏稠,畏光难开,兼便秘溲赤,头痛烦躁,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方法三
【取穴】风池,太阳,太冲,内关,期门。
【灸法】①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且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约5分钟,若皮肤产生小水疱,任其自行吸收,但要避免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②艾炷灸。在穴位涂上大蒜汁以粘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燃烧加快,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肝火亢盛型急性结膜炎,症见白睛混赤水肿,可见多处点片状出血,畏光流泪,畏光涩痛,视物不清,伴口苦咽喉干燥,耳鸣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法四
【取穴】合谷,外关,太阳,风池,内庭。
【灸法】将用纯艾绒制成的灸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每穴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1次。
【主治】急性结膜炎。
方法五
【取穴】合谷,外关,太阳,风池,内庭。
【灸法】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着施灸部位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每穴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1次。
【主治】急性结膜炎。
方法六
【取穴】患眼局部穴位
【灸法】将用纯艾绒制成的灸条一端点燃,在眼睛上方,距3厘米左右做往返、回旋、交叉、雀喙灸和温和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每次施灸20~3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施灸时艾卷距眼睛要保持距离,切勿烫伤。
【主治】急性结膜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