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收缩的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病情危重,易发生猝死。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紊乱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本病常与精神因素,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阴虚火旺,瘀血阻络等有关。
方法一
【取穴】心俞,厥阴俞,关元,内关,郄门,足三里。
【灸法】①艾条温和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4~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以粘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去除艾炷,更换新艾炷续灸,连灸3~7壮,以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心气不足型心律失常,症见气短自汗,神疲乏力,胸闷心悸,舌质胖色淡,或舌边有齿痕,脉弦。
方法二
【取穴】心俞,脾俞,膈俞,内关,神门。
【灸法】①艾条温和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4~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以粘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去除艾炷,更换新艾炷续灸,连灸3~7壮,以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心血亏虚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不宁,失眠健忘,面色苍白无华,头晕乏力,舌淡苔白,舌质胖嫩,脉软无力或结代。
方法三
【取穴】心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内关。
【灸法】①艾条温和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4~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以粘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去除艾炷,更换新艾炷续灸,连灸3~7壮,以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胸闷气短,虚烦不寐,口干舌燥,自汗或盗汗,舌红少苔或舌淡,脉细迟或结代。
方法四
【取穴】心俞,膈俞,膻中,血海,内关,郄门。
【灸法】①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且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约5分钟,若皮肤产生小水疱,任其自行吸收,但要避免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②艾炷灸。在穴位涂上大蒜汁以粘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蒜灸。在穴位上放3毫米厚的蒜片,中穿数孔,蒜片上放艾炷灸,每次每穴灸3~10壮,感到皮肤灼痛时即更换艾炷。
【主治】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胸痛呈阵发性,爪甲唇舌紫暗,或舌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