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阳虚发热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养生之家导读:桂枝汤治阳虚发热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桂枝汤治阳虚发热

桂枝汤以炙甘草、大枣、生姜甘辛平温,补脾胃、扶正气为方根,合桂枝辛甘化阳,解肌发表以调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散收兼顾,扶正祛邪,用于外感风寒表虚之证,尤其是虚人外感及病后体弱等引起的低热等病,常收意外之效。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李某,男,10岁,2010年4月19日初诊。

主诉:低热1月余。

现病史:患儿素体虚弱,感受风寒,发热恶寒,自服治感冒药不见好转,且见高热(体温39℃),住某医院输液治疗12天,高热退而低热、恶风迟迟不去,故求郑师诊治。诊见:面色白,双气池色轻红,棉衣裹身,时自汗出,轻咳,大便调,小便淡黄,体温波动在37℃~38℃。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缓。血常规无异常,胸部光片未见异常。

诊断:阳虚发热。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辨证:营卫不和,余邪未尽。

治法:调和营卫,解肌清热。

方药:桂枝汤加减。

处方:桂枝10g,生白芍10g,杏仁9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3剂,每日1剂,水煎热服。嘱遵桂枝汤服法。

二诊(2010年4月22日):服1剂恶风减轻,2剂热退汗止。舌淡红,脉平缓,唯全身乏力,食纳尚呆。

处方:黄芪15g,桂枝6g,白芍6g,陈皮6g,砂仁6g,生姜3片,大枣5枚,炒谷芽10g,炙甘草6g

3剂,日1剂,水煎服,诸症消失而愈。

按:针对这一病例,郑师谈:“桂枝汤是《伤寒论》为太阳中风而设,临证不必拘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只要有桂枝汤证即用桂枝汤,没有合并证亦不必加减,以免打乱仲景组方配伍之妙。”强调用桂枝汤,凡治营卫不和者,必遵桂枝汤煎服法。

(张建奎、郑攀整理)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