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组成】金银花10g,连翘10g,赤芍6g,牡丹皮6g,桔梗6g,牛蒡子10g,竹叶12g,黄芩3g,板蓝根12g,芦根30g,薄荷(后下)5g
【作用与功效】疏风散邪,清热利咽。
【适应证】适于治疗咽喉病。
【干氏临证心得】用于肺胃热毒的咽喉病。症见咽喉红肿,焮痛较剧,吞咽困难,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金银花、连翘、竹叶、板蓝根清热解毒,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牛蒡子、黄芩、桔梗清解肺热,化痰消肿,薄荷、芦根疏风散邪,清热生津利咽喉。
【解读赏析】咽喉部红肿疼痛多为急症,以实证、热证为主,主要包括有喉风、喉痹、乳蛾、喉痈等。因乳蛾以扁桃体肿大为主要表现,专列条目述之。兹将其他三种咽喉病症分列,以便介绍。急性喉痹,咽部疼痛、黏膜红肿,扁桃体无肿大,可与乳蛾急性相医别。相当于急性咽炎。以风邪壅阻、火热上扰为病因,当予疏风、清热、泻火为治。
喉痈主要以咽喉间红肿高突、化脓、疼痛剧烈为临床依据。与喉痹虽同有咽痛,但其肿痛剧烈,发病势急,且咽后壁滤泡红肿、易于化脓,可资区别。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喉关痈、里颌痈、颌下痈、上腭痈、会厌痈等,分别相当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咽旁脓肿、上腭脓肿、会厌脓肿(急性会厌炎)等。
虽病名不同,而多由风热结聚、火热壅滞引起,又常热盛肉腐成脓。治当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排脓散瘀。急性喉风,发病急骤,咽喉肿塞,吸气困难。可与哮喘发作以呼气困难、不能平卧,而无咽喉症状者相区别。相当于急性喉水肿。由痰火壅阻引起,宜泻火、涤痰、开窍内治,取嚏、涌吐、擒拿启闭,中西医结合抢救,综合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要。
干祖望先生临床遣方十分灵活,从不呆泥。先生用药,也有其一定的独到“套路”。如本方之桔梗、马勃、射干常用于多种咽喉病。
此外,仙鹤草、仙茅、淫羊藿,治神疲乏力,精神不振,三药同用为三仙汤(自拟方名)。在各种病症中,只要患者感到整天的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者,均可选用,豆衣,亦称穞豆衣,治各种多汗症。
干祖望先生认为一些常用的止汗、敛汗药,效果并不理想,或许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麻黄根止汗,有时服后反而汗更多。收涩药止汗,有时又敛邪。唯穞豆衣对阴虚盗汗、阴虚自汗、卫表不固之多汗均可应用,其效灵验。尤其是对动则易汗,汗后容易感冒者更佳。向有“一味料豆衣,胜过玉屏风”之说。
鸡内金,治口疮和口腔溃疡,在辨证的基础上加鸡内金,其效更验。尤其是对复发性口疮和兼夹消化不良及有脾胃症状者,更为适宜。白术,通大便。
凡脾虚大便秘结者,干祖望先生不主张用润肠通便药,更不用泻腑通便药,而是加一味白术蚕砂,煎水漱口,可去口腔污秽,清洁口腔。用于口腔炎、口臭及口腔术后,以代替西药的漱口液,而且无刺激。锦灯笼,为治疗扁桃体炎的要药,急、慢性扁桃体炎均可应用。
其次是山豆根、金果榄。刀豆,具有补肾作用,对肾虚之耳鸣、耳聋等均可。蒲公英多用于治舌,防己、川木通多用于治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