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中毒症状与解毒措施_槐花过敏的症状及处理

养生之家导读:槐花中毒症状与解毒措施是什么?其过敏的症状及处理分别又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槐花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 Sophora japonica的花蕾及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功。用于血热出血证,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证。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含芸香苷,槐花甲素、乙素,鞣质等。

【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可出现肝肿大,压痛,血清谷丙转氨酶酶增高。

(2)泌尿系统:出现血尿、蛋白尿,肾区叩击痛。

(3)神经系统:头昏,嗜睡,甚至抽搐、昏迷。

2.过敏反应:皮肤潮红、浮肿,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瘙痒,刺痛,并出现水疱和糜烂。

【病案示例】

患者,女,5岁。因颜面、颈及四肢皮肤出疹天余人院该患者白天曾把槐花含在口里,当日夜间即出现发烧发痒、阵痛。翌日口服苯海拉明不愈,住院。无药物过敏史。本次发病前曾多次接触槐花均无不良反应。父母健在,无类似家族史。皮肤情况:面、颈及四肢皮肤潮红,表面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加压不褪,触及刺痛,面颊及颈前区有直径约0.5cm圆形隆起的白色水泡和片状糜烂,并附有少许渗液。蛋白质皮肤试验阴性,斑贴试验(方法:4cm的胶布内粘上槐花,贴在左侧臀部皮面,1h后观察出现似颜面的丘状皮疹)阳性治疗:全身给予抗炎和维生素C,口服氢化考的松,每次5mg,1日3次,3日疗法,局部糜烂部分涂擦龙胆紫。经过:人院后体温退至正常,发痒、阵痛减轻,第3、4日患者下床活动,患部皮肤继续脱落,第7日出院,患部不留斑痕。

【作用机制】

槐花中的成份芳香苷及其贰元斛皮素,对豚鼠及人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有双相作用:早期暂时性使毛细血管抵抗力增加,随后是强而长时间的作用,最后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显现皮疹、皮炎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另外也不排除患者体质特殊过敏因素存在的可能性。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防治】

救治(1)用高锰酸钾洗胃,催吐,继则导泻。(2)对症处理。

预防(1)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2)过敏性体质者慎用。(3)勿生食槐花。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