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槐蕊。
【处方曾用名】槐米、槐花米。
【来源】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
【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肝、大肠经
【功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尿血、崩漏、咯血、衄血等,以及肝热目赤、头胀头痛、眩晕与痈肿疮疡等。也可广泛用于血热出血诸证,尤善治肠道出血证。本品含芦丁,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有报道可用于银屑病、暑疖、颈淋巴结核、急性乳腺炎、溃疡性结肠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用法用量】汤剂4.5~9g,可用至15g;入丸、散,1次2~3g。外用适量,煎汁熏洗,涂搽;研粉调敷患处或嗅鼻。凉血泻火及降压宜生用,止血宜用槐花炭或炒槐花。
【副作用】很少见。但在用治银屑病时,发现对个别有胃肠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可引起腹泻、恶心及腹部不适等。另据报道有个别病例因服槐花,出现发热、颜面、颈部及四肢皮肤潮红,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加压不退,瘙痒、刺痛等过敏反应。
【孕妇儿童可以吃吗】孕妇、儿童慎用。
【警示】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处方须知】①有胃肠疾病的人服用时可加维生素B1、维生素B6;本品不宜与西药碳酸银、胶丁钙、硫酸镁、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碳酸铋等含金属离子的药合用,以免形成螯合物而降低疗效。
【附】槐实为豆科植物槐的果实。性味苦寒功用与槐花相似,但止血作用不及槐花,清降泄热之功较强,并能润肠,善止痔血、便血,多用于痔疮肿痛出血之症。入汤剂6~12g;亦可丸、散。脾胃虚寒及孕妇忌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