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
马勃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 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大马勃Cal vatia gigantean( Batsch ex Pers.) Lloyd或紫色马勃 Calvatia lilacina(mont. et Berk.)loyd的子实体。辛,平。归肺经。具清热解毒,利咽,止血之功。用于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等证。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头晕,烦躁,咽喉有肿物堵塞感或瘙痒感,闷,恶心呕吐,全身皮肤散在性块状丘疹或荨麻疹,瘙痒难忍,眼睑、口唇、耳轮水肿。
【病案示例】
患者,女性,53岁。患者因鼻塞流涕、打喷嚏,伴恶寒发热、喉咙作痛、全身关节痛楚,来我院中医科就诊。检查:体温38.6℃,两侧扁桃体红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余症如上述。证属“喉娥”,乃客风热之邪,治宜疏风清热汤加减。处方:薄荷4g,蒲公英20g,桔梗10g,甘草5g,板蓝根15g,黄芩5g,山豆根20g,水煎,日服1剂,药进2剂二诊时,咽喉肿痛加剧,苔黄口臭,脉仍浮数。乃热邪燔灼咽喉,前方去薄荷,加马勃10g以清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3剂。患者当天回家煎药,服后约lh左右,自觉头晕、咽喉似有肿物堵塞感,伴有胸闷继之全身皮肤出现散在性块状丘疹,瘙痒难忍而停服中药,即来我院急诊经抗过敏治疗后好转。
患者在服药前后未服其它药物及鱼、虾类易致敏食物,既往也无过敏史。
当时疑为马勃引起,余亦未敢排除,嘱其拣出马勃继服原剂观察,患者服药后,过敏症状未再出现。其爱人不信,认为马勃乃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因而自行加入药中再煎,患者服药后过敏反应症状又复出现经抗过敏治疗后,其症状仍自消除。从患者间断两次服药后观察,均有出现全身性皮肤块状丘疹的过敏反应症状,似可初步证实由马勃引起。
【作用机制】
服用马勃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能系由马勃所合氨基酸类及类脂质有关。同时,也与患者的特殊过敏体质不无关系临床服用马勃引起过敏反应的并不多见,类似此种情况,仍须进一步对照试验,以便总结,提高。
【使用注意】
过敏体质者慎用。
【防治】
救治(1)清除毒物。(2)抗过敏治疗。
预防.(1)临床用量以3-6g为宜,不可过量使用。(2)不宜与青霉素类、红霉素内酯十二烷基硫酸盐、洁霉素、新生霉素、多粘菌素、紫霉素、乙硫异烟胺、消炎痛、磺酰脲类、克霉唑、双胍类、奎尼丁等药物合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