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1)单药治疗:主要单用以成分为灵芝的天安灵芝胶囊、灵芝菌液、绞股蓝总皂苷治疗。口服生三七粉(184例)3g,每日1次,疗程为3个月;小剂量阿司匹林(50例)40mg,每日1次,疗程为3个月;烟酸肌醇(0例)0.2g,每日3
次,疗程为3个月;藻酸双醋钠(50例)100mg,每日3次,疗程为3个月。
(2)复方制剂治疗:服用以逍遥散为主的调脂口服液;理脾化痰降脂片(由法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草决明等12味中药组成);用补益肝肾,健脾去湿等法,取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自制降浊胶囊(由山楂、火麻仁、郁李仁、菟丝子、槟榔、牛膝等11味中药组成);用自制调脂散胶囊(由淫羊藿、女贞子、何首乌、郁金、山楂等11味中药组成);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葛根、珍珠粉)对经饮食治疗后未达正常水平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
临床疗效
(1)用主要成分为灵芝的天安灵芝胶囊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120例,结果显示,服药前胆固醇值在7.8mmol/L以上的9例,服药后显著下降7例,中度下降1例,有效率为89%;胆固醇值在6.5~7.8mmol/L的27例,服药后显著下降15例,中度下降6例,轻度下降5例,有效率为96%;胆固醇值在5.2~6.5mmol/L的78例,服药后显著下降33例,中度下降23例,轻度下降11例,有效率为86%,全部病例总有效率为86%。用灵芝菌液治疗高脂血症患者0例,结果表明该药对血清TcH、TG、apo-b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而减少AS的发生。用银杏叶片治疗高脂血症50例发现,银杏叶片可明显降低血清TCH、TG、A1及升高HDL-C,并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临床症状。将334例高黏血症或(和)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分为4组,分别口服生三七粉(184例)3g,每日1次;小剂量阿司匹林(50例)40mg,每日1次;烟酸肌醇(50例)0.2g,每日3次;藻酸双醋钠(50例)10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显示,生三七粉显著降低人体血浆纤维蛋白原(P<0.01),而无明显毒副作用。用绞股蓝总皂苷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现该药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的血脂胆固醇(cHo)、TG、LDL,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功能。
(2)复方制剂治疗:给106例患者服用以逍遥散为主的调脂口服液,用药治疗1个月后发现血脂平均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TG、LDL-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DL
-C,P<0.05,降脂总有效率为91.7%。用理脾化痰降脂片(由法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草决明等12味中药组成)治疗高脂血症,发现该药对降低TC、TG,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达90%,虽然其降低TC、TG的幅度不如力平脂,但通过停药1周后血脂的观察,其调脂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力平脂。用补益肝肾,健脾去湿等法,取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168例,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的TC、TG及LDL-C,升高HDL-C,总有效率达89%。自制降浊胶囊(由山楂、火麻仁、郁李仁、菟丝子、槟榔、牛膝等11味中药组成)治疗高脂血症58例,对照组服脂必妥片,结果发现,治疗组降血脂(TC+TG)有效率分别为82.75%;症状、体征好转,总有效率为87.9%。用自制调脂散胶囊(由淫羊藿、女贞子、何首乌、郁金、山楂等11味中药组成)治疗45岁以上高脂血症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多烯康治疗者。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葛根、珍珠粉)对经饮食治疗后未达正常水平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6个月后,有效降低血清TC、T、LDL-C,升高HDL-C,且无不良反应。
治验点评
血脂异常(以往俗称高脂血症)主要是以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为表现的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状态,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引发脂肪肝或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西药治疗血脂异常虽有一定疗效,但价格昂贵,且多伴有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甚至有导致横纹肌断裂的危险,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防治血脂异常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因而成为近年医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中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中药治疗血脂异常的动物及临床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中医药本身的特性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实验样本量小,可重复性差;对中药治疗血脂异常的远期疗效观察少;辨证客观研究少,缺少对相应证客观化指标的观察;缺少删除能兼治血脂异常的并发症如糖尿病的药物研究。这就使调脂中药在实验水平和临床应用范围上达不到一定层次,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将会有益于中医药防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