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

养生之家导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1)西医治疗,口服卡托普利:口服一次25~50mg,每

日1~2次,以后随血压反应调整剂量。

(2)在口服上述西药的基础上按中医分型辨证加以中药汤剂治疗,1剂/天,水煎2次,分上、下午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每日测血压2次,取平均值,并记录血压及症状变化情况。

(3)治疗期间均嘱患者:①注意饮食,减少钠盐和脂肪的摄入;②戒烟戒酒;③作息规律、不宜过劳、保持精神舒畅;④避免风寒、适当运动。

(4)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①肝阳亢盛型:主要症状为眩晕耳鸣,头痛目胀,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或多梦失眠,,:

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法:平潜肝阳,清风化火。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夜交藤、杜仲、菊花、川牛膝、桑寄生各10g,益母草、钩藤(后下)、白芍各15g,夏枯草20g,石决明30g,地龙6g。加减:头痛重者,加白蒺藜、川芎各10g;多梦失眠重者,加酸枣仁、黄芩各10g。②阴虚阳亢型: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腰膝酸软,耳鸣健忘,五心烦热面赤,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脉弦细而数。治法:滋阴潜阳,平熄肝风。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天冬、麦冬、玄参、白芍、益母草各20g,山萸肉、枸杞子、生地黄、杜仲、龟板、贝母各12g,磁石、代赭石、茵陈各40g,怀牛膝、白蒺黎、决明子各15g。加减:年老体虚者制首乌、菟丝子各10g;头晕重者,加天麻、川芎10g;面色潮红烘热感甚者,加黄柏10g。③阴阳两虚型: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腰酸腿软,耳鸣,畏寒肢冷。心悸气短,动则气急,精神委靡,夜尿多,失眠,多梦,筋惕肉,舌淡,苔白,脉弦细。治法:滋肾阴,补肾阳。方药:金匮肾气丸合二仙汤加减。制附子4.5g,肉桂2.5g,淫羊藿、仙茅、山萸肉、熟地各9g,龟板18g,杜仲12g,桑寄生15g,水煎服。加减:心悸气短,酌加紫石英15g,磁石24g,五味子、炙甘草各4.5g,党参9g。面足浮肿,加黄芪、白术、防已各9g。兼阴虚火旺者,去制附子、肉桂,加知母、黄柏各9g,玄参12g。④痰湿壅盛型: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呕恶痰涎,心悸,食少,失眠,口,:

淡,苔白腻,脉滑等症状。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减。半夏白术麻汤加减:法半夏、枳实、天麻、白术各10g,陈皮9g,茯苓、泽泻、决明子各15g,远志6g。加减:泛恶、纳减明显者加藿香15g,砂仁10g

临床疗效

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为85.18%,症状改善有效率为77.77%。

40.png-sy

治验点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高血压不是一种均匀同质性疾病,不同个体之间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并且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机制参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嗜好、家族史、职业、性格、体质特点、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本病形成的原因。因此,千篇一律的公式化用药就不能明显地提高降压效果,反而易产生较多副作用。长期控制不当,严重的会导致重要器官心、脑、肾组织缺血,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退和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血压,还要对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进行防治,这样才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中医把高血压病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自古以来,许多医家对本病进行了诸多探讨,多数医家认为肝阳亢盛主要是由于素体阳盛,或怒动肝火,或气郁化火等因素造成的;阴虚阳亢其病机本质是由于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阴虚阳亢,再而阴虚,最终成为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多是由于饮食肥甘且体力活动减少,使得痰、湿、瘀等浊邪停留体内,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客观复杂性决定了中医分型辨治,个性化治疗本病较采取单一治疗手段、千篇一律用药更具合理性。目前,中国高血压人群已超过1.6亿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临床许多高血压病患者为图省事方便,仅以西药治疗,忽视了中医的特色和作用,不仅增加了副作用,而且影响了疗效。临床研究中发现,部分西药会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有些药物长期服用会影响患者的性功能,且降压过程中血压不稳定,特别是早期或老年高血压,对西药降压非常敏感,一用药血压可能会降得很低,甚至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减少用药剂或次数,血压又可能很快升高。本次研究对比发现,复合组和单一组降压的有效率分别为85.18%和81.48%,二者相差不大,但在症状的改善方面,二者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7.77%和51.85%,复合组明显高于单一组。可以看出中医分型辨治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西药常规治疗。因此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强中医分型辨证论治、突出中医特色,用药规律研究,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强调整体观点、综合辨证、个性化论治、多环节调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血压的控制较为稳定,对轻度或较重的高血压,都可以有效地减缓血压波动,降压作用缓和,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势。总之,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合并西药治疗高血压不仅增强了疗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中医药治疗起效缓慢、疗效滞后,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多,症状改善不明显等不足,疗法值得肯定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