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偏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呕吐是食管、胃肠道内容物经口腔吐出,呕吐时食道、胃或肠道呈逆蠕动,伴有腹肌、膈肌强烈收缩,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呕吐是食管、胃肠道内容物经口腔吐出,呕吐时食道、胃或肠道呈逆蠕动,伴有腹肌、膈肌强烈收缩.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消化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急性中毒及其他一些因素.小儿伤食、受惊、发热、受凉都可以发生呕吐.另外,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和急腹症等都往往以呕吐为前驱症状.因此,小儿呕吐应首先明确病因诊断,以免延误病情.中医学认为,小儿脾胃偏弱,消化器官功能不完善,伤食、受寒等都易造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导致呕吐.

治疗原则实证祛邪化浊,和胃降逆;虚证以扶正为主,或温中健胃,或滋养胃阴.

15.png-sy

【偏方一】益胃散

【来源】《仁斋小儿方论》

【组成】木香、厂香、藿香、陈皮、缩砂、白豆蔻亻各0.4克,炙甘草4克.

【功用】芳香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呕吐.

【方解】方中木香长于行胃肠之滞气;丁香为暖胃降逆之药,功专辟秽止呕;藿香治呕,有其独特之长,为脾胃吐逆之要药.砂仁醒脾调胃,快气宽中,白豆蔻善理胃冷,行气化湿,温屮止呕;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和中益气,兼调和诸药.

全方有众多芳香之品,善于辟秽、化湿、温中、降逆、宽胀、止痛,故可快肠益脾,止呕进食.适用于脾胃虚寒、湿浊内蕴中焦导致之呕吐不食等症.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0.5~1克,姜枣煎汤,乘热服.

【偏方三】呕吐食疗方

【来源】民间.

【组成】瘦羊肉500克,大蒜30克,葱、姜各5克,精盐、白糖各3克,料酒5毫升,酱油3毫升,面酱5克,味精2克,芝麻10克,核桃2个,香油10克,菜油500克(实耗25克),奶汤适量

【功用】温脾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小儿呕吐

【用法】将羊肉洗净,切2~3个整齐的块,葱洗净切段,姜切块,芝麻炒熟,大蒜云皮捣泥,核桃打破取仁下锅烧开,放亼姜、葱羊肉焯透起锅晾凉,再加盐料酒腌Ⅰ小时,上笼旺火燕.取出焯凉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条.锅内加菜油烧沸,入羊肉条炸水分捞出,锅内留沺少许,下葱、姜煸出香味,倒人酱油、料酒、白糖、奶汤、蒜泥,并将面酱调成汁放人,倾入羊肉,大火收汁,拣去葱、姜不用,人味精,撒上芝麻、香油、翻匀,佐餐食.

【按】脾胃虚寒之反胃呕吐.

【偏方三】麦芽山楂汤

【来源】《奇效秘方偏方大成》

【组成】麦芽6克,山楂15克,神曲3克,鱼腥草15克

【功用】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主治】小儿呕吐.

【用法】水煎服,1日数次

【按】木方麦芽、山楂、神曲为消食化积之要药.主要用于小儿乳食积滞所致驱吐.

【偏方四】!橘萋汤

【来源】民间.

【组成】橘皮6克,牛姜2片

【功用】温中止呕.

【主治】小儿胃寒呕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

【偏方五】米汤

【来源】民间.

【组成】小米250克,姜少许

【功用】消食导滞,和胃止吐.

【主治】小儿伤食呕吐.

【方解】小米焙焦可消食,故此方适于伤食呕叶.

【用法】将小米焙焦研末.根据小儿年龄,每次服1-2汤匙,姜汤送服,每日3次.

【偏方六】明矾敷剂

【来源】《中佚外治法》

【组成】明矾适量

【主治】小儿急性呕吐.

【用法】研为细未,和米饭作饼,贴两足心,待呕止后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