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养生之家导读:湿疹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性皮肤病,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概述】

湿疹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对称发生皮疹多形,剧痒或反复发作,根据皮损的病程,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

55.png-sy

其发病因素,有个体因素,个体对某些内、外在因子有过高于正常人的敏感性;致敏因素;内在和外在的单纯的或复杂的原因,如微生物,化学制品生物制品,尤其是含有异物蛋白的食物;某些疾病,如分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神经精神因素与发病也有密切关系。

本病属中医学“湿疮”范畴,因其皮损各异和发病部位不同,又有多种病名如“浸淫疮”,指泛发性湿疹,“绣球凤”指阴囊湿疹旋耳疮指耳部湿疹等,其病因系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而成,急性者以湿热型为主,以清热利湿为法;亚急性者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治宜健脾化湿;慢性者常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治宜养血祛风为主。

近年来,对湿疹提出不同看法,将部份湿疹划属为异位性皮炎,部分划属于接触性皮炎,还有属于职业性皮肤病及某些疾病的继发表现,这样,湿疹作为独立性疾病的基础已经动摇,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诊断要点】

1.急性湿疹,开始为对称性斑,常有水肿,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群集小丘疹小水疱,边缘不清。因搔抓或摩擦出现明显的点状参出,继而造成片状的糜烂,结痂等多形皮损。继发感染后,可有脓疱和脓性分泌物,皮肤以糜烂渗液为主,一个月左右可愈。

2.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转变而来炎症减轻,皮疹以红斑,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有剧痒。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来,也有无明显急性期而成慢性湿疹者。皮疹特征以皮肤肥厚粗糙脱屑,癣化为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总由禀赋不足,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急性者以湿热为主,常夹有外风;慢性者,以血虚风燥,湿热蕴阻为主。

(二)分型论治

1.湿热型(湿热蕴蒸)

症状: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滋,边界弥漫剧痒,胸闷纳呆,便秘溲赤,苔薄黄腻,脉滑数,多为急性湿疹表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萆薢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

处方:银花15克,连翘12克,苦参15克,丹皮10克,苍术黄柏各10克,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茵陈30克,大黄6克,生甘草6克。

加减发于上部或弥漫者多夹风邪,加桑叶,菊花各10克,蝉蜕10克,去黄柏,茯,,苓,发于中部或肝经分布者加龙胆草15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发于下部者,加牛膝10克,车前子3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3克,地肤子30克;皮损欣红灼热者,加生地3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

2.血热型

症状:皮损以红斑,丘疹,血痂为主,瘙痒剧烈脱屑不多,口干舌红,脉细数。

多为急性湿疹表现。

治法:清热凉血利湿。

方药:皮癣汤加减。

处方:生地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黄连克,山栀15克,白先皮30克,地肤子30克,希莶草15克,苦参15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口干少津加麦冬12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热盛伤阴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黄芩12克。

3.湿阻型

症状:皮损色暗淡红,滋水浸淫,胃纳不香,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多为亚急性湿疹表现。

治法:健脾除湿。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处方:苍术10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苡仁30克,车前草15克,泽泻15克,徐长卿15克,茵陈30克,陈皮10克。

加减:胃纳不佳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胸闷不舒者加厚朴10克,枳壳10克;大便溏泻者加银花炭15克,黄芩炭10克剧痒滋水过多者加滑石30克,苦参30克。

4.血燥型(血虚风燥)

症状:湿症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体瘦,舌淡苔薄,脉濡细。相当于慢性湿疹。

治法:养血祛风,清热化湿。

处方:生地3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小胡麻30克,白藓皮30克,地肤子20克,萆薢15克,茯苓皮30克,蛇床子15克,生甘草10克。

加减:痒不能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夜交藤30克,枣仁15克,腰脊酸软者加毛犬片,仙灵脾,菟丝子各15克;口渴咽者,加玄参15克,麦冬10克,石斛15克,皮肤粗糙肥厚者,加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乌梢蛇,千地龙各15克,(研细末分次吞服)。湿疹急性发作潮红灼热者加地骨皮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紫草10克;头面部湿疹加川芎、羌活、白芷各9克,忍冬藤30克;小腿湿疹加泽兰10克,莪术10克,川牛膝10克。

其他疗法:单方、验方

(1)滋阴除湿方:生地30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茯苓泽泻各10克,蛇床子10克,白藓皮30克,当归10克。日1剂,水煎2次药汁合匀分3次服。本方适用于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2)四圣散:羌活黄芪炮附片,沙苑蒺藜各等分。

服用方法:上药研末,将新鲜猪腰子洗净去臊,剖成数层将药末9克,均匀放在每层间,平摊新瓦片上,置无烟火炉上炙熟(忌焦糊)。每日1个,早晚趁热细嚼服,黄酒送服。

本方适用于阴囊湿疹。

(3)乌蛇蝉蜕汤,乌梢蛇15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蜂房10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苦参15克,土茯苓,白藓皮各30克。

急性期配服防风通圣丸或牛黄解毒丸,亚急性期加龙胆草,栀子,苡仁,慢性期加四物汤。

(4)淡竹叶6克,灯芯草2克,银花6克,丹皮6克,白藓皮10克,车前草10克,炒二芽各10克,六一散15克,适用于婴儿湿疹。

(5)外擦法:加味青黛散:青黛10克,黄柏10克,蛤粉10克,枯矾6克,煅石膏10克,滑石10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麻油调匀擦患处。如滋水多者加米粉,炉苦石各10克,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