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溶液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怎么使用方法

养生之家导读:湿疹溶液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怎么使用方法是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处方组成】透骨草、生地榆、蒲公英各30g,黄柏20g,苦参、枯矾、生大黄各10g,冰片6g将上药加水煎汁成400ml,冷却后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0ml、1%利多卡因20ml,置冰箱内冷冻保存。

【治疗方法】需用时取出融化后湿敷于患处,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每日2~3次,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

如瘙痒明显可同时口服抗组胺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局部不良刺激。

【作用与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燥湿止痒。主治渗出性皮肤病。

97.png-sy

【临床疗效】本组130例患者皮疹均具有渗出特点,或表皮糜烂、渗出,有淡黄色分泌物及污秽痂,或红斑基础上密集丘疹、丘疱疹、水疱并破溃、瘙痒等。其中诊断为湿疹者95例,接触性皮炎18例,药疹10例,褥疮7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1年;门诊病人103例,住院病人27例。疗效标准:痊愈皮疹及症状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皮疹大部分干涸结痂并脱落;好转皮疹有好转,但仍有渗出及痒感:无效皮疹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果:130例中,治愈112例,占8615%;显效13例,占10%;好转4例,占3.08%;无效1例,占0.77%。

【经验体会】渗出性皮肤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皮肤病,大多归属于祖国医学“浸淫疮”范畴。多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病久易耗伤气血,延迁难愈转为慢性,或局部皮损加重形成溃疡等,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其传变。笔者采用针对该病因病机的复方中药煎剂加入一定量西药湿敷患处,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直达病灶,疗程短,较常规方法佳。分析原因:首先,中药方中蒲公英、生大黄、生地榆、冰片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苦参、黄柏、透骨草、枯矾清热除湿,杀虫止痒,且生地榆、枯矾均有抗渗出、收敛作用,故该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燥湿止痒功效。第二,地塞米松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通过湿敷局部吸收,能促使水肿及炎症消退,且剂量小、疗程短、对局部无不良反应。第三,利多卡因为局部浸润麻醉药,通过创面能起到局部麻醉作用,迅速止痒,阻断瘙痒、疼痛等不良刺激,有利于皮损恢复。第四,近年来研究冰片有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能载药进人皮下组织,更能发挥上述药物的有效作用,且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功能,便于药物的贮存。

【方剂来源】程晓春等.自制湿疹溶液外敷治疗渗出性皮肤病130例.中医外治杂志,2001;(1):15.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