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产妇分娩以后,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下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一般称为“儿枕痛”。
【病因病机】
产生本病的原因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因为产后多虚多淤的特点,由于血淤或气滞,以致运行不利,迟滞而痛,古人所谓“不通则痛”正说明了病的机理。而导致不通的机理。又有血虚寒凝血淤三种证型,治疗原则以养血调气为主,佐以温寒行滞活血之品。
1.血虚:由于产时流血过多,冲任空虚,血少气弱,运行无力以致血流不畅,迟滞而痛,《张山雷》说:“失血太多,则气亦虚脱,滞而为痛。”
2.寒凝:产后起居不慎,寒邪乘虚侵入,气血为寒所滞,凝带而痛,《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说:“若因风寒乘虚入于胞中作痛者必见冷痛形状。”
3.血淤:一般多由淤血滞留,胞宫收缩而引起。
【辨证施治】
1.血虚产后腹痛
症状:产后腹中疗痛而软,喜按,头晕耳鸣腰部坠胀,大便干燥,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法:养血补气止痛。
方药:方用肠宁汤加减。《傅青主女科》方。
处方:当归、熟地、党参、山药、续断、白芍、阿胶、苁蓉。
加减:血虚兼实,证见面色青白,腹痛得热则减,手足逆冷,脉细而迟,宜养血散寒方用当归连中汤《千金药方》。
处方:当归、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大虚加饴糖汤成纳之,于火上暖令饴消溶后服,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血不止,加熟地、阿胶。
2.寒凝产后腹痛
症状:小腹冷痛拒按,时觉抽擎,得温痛缓,恶露下而不畅,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暗淡,苔白滑,脉象沉迟或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止痛。
方药:方选香艾芎归饮或汤经汤。
1方:香附15克,焦艾叶15克,玄胡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
2方:党参、川牛膝、当归、川芎、白芍、桂心、莪术、丹皮、甘草。
3.血淤产后腹痛
症状: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少而不畅,色黯有块,舌质黯红,舌边紫,脉象细涩。
治法:活血化淤止痛。
方药:方选生化汤合失笑散。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炮姜6克,炙甘草,玄胡15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山楂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