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
成年男性于夜寐中,或在白昼精液自行泄出者称为遗精,又称“遗泄”。《黄帝内经》有“梦内接”、“精时自下”的记载,《金匮要略》则称之为“失精”。
遗精一证,历代医籍分为“梦遗”和“精滑”两类,而王肯堂认为:“丹溪书分梦遗、精滑为二门…然总之为遗精也,其治法无二,故合之。”临证所见,有梦而遗和无梦自泄的病因不尽相同,治法亦略有差异,故近代咸宗朱氏之说,以“因梦而出精者,谓之梦遗;不因梦而精自出者,谓之精滑”
心藏神而上通于脑,肾藏精而主生殖。精液之贮藏虽在肾,然精之排泄则受心神主宰。遗精之因于心者,一是用心过度,心阴暗耗,心阳独亢而肾精易泄;二是思想无穷,所欲不得,相火妄动,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阳事易兴而精关不固。
肾者主蛰,“以悭为事”,虚则闭藏无权而精关不固,实则相火易动而“精自走”。遗精之因于肾者,其因有四:一为禀赋不足,真元素虚;二为早婚纵欲,斫伤肾气;三为大病久病之后,肾气损伤,或因长期服用清凉攻利之剂,寒凉伤肾;四为湿热下注,扰动精室。
此外,因某种生理原因或生活因素,如阴茎包皮过长、衣裤过紧、睡眠中忍尿以及阅读色情书画等,均可诱发梦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