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采用自拟丹芪右归汤,药物组成:丹参、黄芪、熟地黄各20g,山药、制何首乌、菟丝子、鸡血藤、枸杞子各15g,山茱萸、当归、鹿角胶(烊化)、陈皮各10g,肉桂、制附子、炙甘草、三七、砂仁各6g。②加减:若偏阴虚者加制女贞子、旱莲草各15g,龟板胶(烊化)10g;偏阳虚者加补骨脂、淫羊藿、肉苁蓉各15g;出血者加茜草炭、藕节各15g,仙鹤草20g;轻度感染者加蒲公英20g、黄芩10g。③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中西药治疗,30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用药6个疗程。④并根据病情给予成分输血、止血、保肝、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定期检测肝肾功能。支持治疗:血红蛋白<50g/L输去白细胞血液1~2U,使血红蛋白提升到50g/L以上;血小板<30×10'/L并有出血倾向者,给予血小板输注;并发感染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等。
【临床疗效】
治疗35例,基本治愈13例,缓解10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
【治验点评】
再障的发病与干细胞受损、微环境损伤及免疫异常有关。近年来大量临床及实验资料表明,异常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是慢性再障最常见的病理机制。中医学认为:再障属于血证髓劳范畴,是内脏虚衰,元气不足,精血稀少,积虚成损,积损成劳而致的慢性病症张氏医通称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头在乎肾,气之源头在乎脾,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本,主藏精生髓,且髓生精,精血同源;另外,慢性再障病程又常迁延日久,所谓久病必瘀,故治疗慢性再障应以益肾填精、补气活血为大法。采用自拟丹芪右归汤,重在祛瘀生新、益气温肾、填精益髓、方中丹参功善活血、祛瘀生新而不伤正。《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名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四物汤”之说。黄芪健脾补气,以固表实卫,充生血之源;鹿角胶、肉桂、制附子培补肾中元阳;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意,菟丝子、制首乌、当归补肝肾、益精血,三七、鸡血藤配合丹参活血化瘀以生新血,陈皮、砂仁调理脾胃气机促运化,防滋腻药呆滞脾胃。诸药合用,以温肾阳为主而阴阳兼顾,活血化瘀,健脾和胃,肝脾肾并补,阴中求阳,使元阳得以归原,瘀血祛,新血生。采用自拟丹芪右归汤治疗慢性再障,同单用西药组相比较,疗效确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