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冲泡方法_功夫茶的泡法、步骤及流程(2)(2)

养生之家导读:乌龙茶有个响当当的别称——功夫茶,乌龙茶的冲泡方法要讲究得多。那么乌龙茶要怎样冲泡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功夫茶的泡法、步骤及流程。

潮州工夫茶泡饮法

潮州工夫茶泡饮技艺,原创于凤凰单丛茶的故乡一广东省潮州市,最适宜于凤凰单丛、岭头单丛、武夷岩茶等名优乌龙茶的冲泡,也适宜于冲泡陈年老茶,如陈年普洱、陈香茶,陈年单丛、水仙、客家绿茶和陈年茯砖、黑砖和康砖等黑茶类。用潮州工夫茶泡饮法泡饮凤凰单丛等名优乌龙茶,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八个步骤:

第一,备水治器

治器是指洁器、起火、扇炉、候水、淋杯等准备工作。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玉书碾)中就会发出飕飕作响之声,当它的声音突然变小时,那就是“鱼眼水”烧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洗茶壶(孟臣罐)和品茗杯(若琛瓯),其目的在于预热和洁净茶具;随即倒去茶壶和品茗杯中开水待用。再将砂铫置炉上加热。

第二,干赏乌龙

赏茶,又称“叶嘉酬宾”。即鉴赏拟泡茶叶的外形、干色、干香等.茶叶审评中称此步骤为“干看外形”。北宋苏东坡的《叶嘉传》,用拟人的手法歌颂茶叶的品质与风格,因此茶叶得名“叶嘉”。风凰单丛茶一般外形紧结匀整、褐绿乌润,嗅之有甜香带自然花香;往往茶叶产地海拔越高,外形越紧结油润.条索越匀整,自然干香也越高锐细长。

第三,纳茶人瓮

取出茶叶,把它倒在茶样盘或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壶嘴一侧,再将细碎茶叶拨到壶把一侧,这样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这样做既可防止茶汤发苦,同时也可避免细末堵塞壶嘴;而分别粗细放置茶叶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发挥有序。纳茶量以纳至茶壶八九分满为准。当然也可以用盖碗代替潮州红陶壶或宜兴紫砂壶作为孟臣罐,纳茶方法相似。

第四,候汤冲茶

泡茶用水分为三沸,以二沸水(“松涛水”或“连珠水”)最好。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是指用达到“鱼眼”沸腾度的水冲茶最好。明黄龙德《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明屠隆《茶说》:“始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涌如连珠,为二沸。奔涛溅沫,为三沸。”所以,也有人说:“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

当水烧至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距离以七步为好。提铫后走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水“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则从一角冲人,再沿盖瓯边缘缓慢环绕注水)。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斟”是也。冲水时,要一气呵成,不可断续,直至茶壶盛满并少量溢出为准。高冲时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容易浸出;“低斟”则是为了避免茶香散失。

第五.刮沫淋罐

当茶壶注满二沸水后,即用手提起壶盖,沿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冲去壶外茶沫,谓之淋罐。淋罐的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壶内茶香迅速挥发;二冲去壶外茶沫;三是让茶叶在壶中充分熟化(即“茶熟”).熟化时间以壶身表面的沸水蒸发至干为准。

第六.烫杯醒茶

第一壶茶汤用来冲洗品茗杯,俗称“烫杯”,潮州土语称“烧盅热罐”。“烫杯”时茶汤要求出汤迅速快捷.且要彻底出尽.以免茶叶内含成分浸出过多。烫杯前,可先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再回身烫杯。

烫杯是最富有技艺含量的动作,是冲工夫茶中的要点之一。熟练的泡茶老手可以双手同时各洗一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有如“飞轮烫杯”,姿态美妙。具体是用拇指和中指捏住品茗杯的杯口和底沿,使小杯子(品茗杯)侧立,浸入另一个装满沸水的小茶杯中,用食指轻拨杯身,使杯子转动一至数周,然后“出浴”待用。烫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1分钟左右。

在烫杯的同时,茶壶内的茶叶正好在其中经静置、温润已经“苏醒”过来,即可趁势向茶壶()中冲入二沸水,具体操作同上述“冲茶”。

第七,斟茶入瓯

醒茶之后即斟茶,潮州人也称之“洒茶”、出茶或出汤。经数度工夫,最后冲泡工序就是出汤斟茶了。

斟茶入杯前,要先将四只品茗杯紧挨着排列成“一字形”或“四方形”,然后应将茶壶中的茶汤均匀地以“往返”或“轮回”式斟入品茗杯中,通常需反复斟23次才使品茗杯至八分满,俗称为“关公巡城”。壶中茶汤倾毕,尚有余滴,要尽数一滴一滴依次巡回滴入各个品茗杯中.这叫“韩信点兵”。斟茶也有四字诀:

低,快,匀,尽。“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斟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保持茶汤的浓度和热度均匀。“匀”是指斟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斟匀.不可斟满了一杯再斟另一杯,因为茶汤初者色浅味淡,后出者则色深味浓。“尽”就是不要让余汤留在壶中,以免造成下一轮茶汤滋味苦涩。

第八,品茶论道

品潮州工夫茶时,先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品茗杯口沿.中指抵住杯底部,缓缓提起并将杯沿送至唇边,边嗅边饮,一般是三口见底。饮毕,再嗅杯底香。

产自高山的凤凰单丛茶自然花蜜香气高锐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爽回甘,蜜韵浓郁,冲泡20余次,香味依然。品茶时,人们往往围坐成圆,以茶会友、以茶传情、以茶弘德、品茶说道。“和敬”有道、“精善”至亲,其乐融融。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