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养生之家导读: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柴胡汤加味

1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制厚朴15g,白及10g,海蛸20g,木香8g.

【随症加减】偏寒者如流清涎,喜温热,加干姜10g砂仁10g;气呃逆甚者加代赭石30g,旋覆花15g;偏热者如灼热感甚者加贝母10g,竹茹10g,蒲公英15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空腹服用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疏肝利胆.

【经典案例医案】36例患者,轻度20例,中度12例,重度4

例.经治疗,轻度者痊愈18例,显效2例.中度者痊愈6例,显效2例,有效2例.重度者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

【经验心得】反流性食管炎为临床常见病,西医治疗以制酸、抗感染、增强胃动力为主.治疗好转后易复发,故治疗有一定难度.根据食管炎症状表现来看.属中医"嘈杂"、"反酸""呃逆"、"嗝"等病范畴,中医辨证属肝胆脾胃不和,脾胃虚,致食不易消化,胃气夹食上逆而致.治疗需健脾和胃,调和肝脾胃之气,使上逆之气下降.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治少阳病之方,原方功效为和解少阳,少阳为胆经,肝胆相连,从其组方来看,有和解肝胆脾胃之作用,在其基础上,加白术、茯苓健脾胃利湿.白及、海螵蛸制酸保护黏膜.加制厚朴、木香理气降胃气.

代赭石重镇降逆.旋覆花降气止噎.干姜、砂仁温中降逆气.

贝母、竹茹、蒲公英清热降气.诸药和用,使肝胆脾胃调和,脾胃得健,上逆之气得降,反流逐渐减少至消失,食管充血糜烂即可逐渐愈合.经过随访观察复发者极少.

【方剂出处】马谊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2005;26(1):20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