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由于西药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势而倍受关注。中医虽无抽动症之病名,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古今医家多从“肝风”等论治。郑师认为该病病机为痰邪内扰,气机失调,升降失常,肝风内动;且“怪病责之于痰”,故提出从气机升降失常治疗本病,拟“升降制动汤”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验证了所创“升降制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痰热动风证有效。升降制动汤即升降散合牵正散、芍药甘草汤化裁而成。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赵某,男,7岁,河南商丘市人,2009年1月7日初诊。
主诉:发现眨眼、耸鼻、撅嘴半年。
现病史:患儿家长半年前发现患儿频繁眨眼、耸鼻、撅嘴,经某医院诊为“多发性抽动症”,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因出现副作用而停药,症状又见如前,且较前加重而求中医治疗。诊见:眨眼、耸鼻频作,心烦易怒,体较胖,大便偏干。舌质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肝风证。
西医诊断: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辨证:痰火内扰,升降失常。
治法:升清降浊,化痰息风。
方药:升降散合牵正散加减。
处方:炒僵蚕10g,蝉蜕10g,姜黄6g,酒大黄6g,白附子6g,全蝎6g,白芍15g,穿山龙15g,莲子心6g,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留汁,加蜂蜜2匙、黄酒1杯,调匀分2次冷服。
二诊(2009年1月14日):心烦减轻,眨眼也有减少。原方再取14剂。
三诊(2009年1月30日):症状明显减轻,守法调理2月余,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生活、学习正常。
按:该患儿体胖多湿,痰浊内生,痰阻脉络,气机失调,升降失常,肝风内动则抽动诸症丛生。心烦易怒,舌红苔黄,便干等,皆痰火内扰之象。故投升降散合牵正散、芍药甘草汤,升清降浊,化痰息风,通络止痉而收功。
(高国财、郑宏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