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弼臣肾病综合征阳水,小儿肾病,风水泛滥方的配方组成

养生之家导读:肾病综合征阳水,小儿肾病,风水泛滥方可宣肺利水,配方组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配方组成】鱼腥草15g,倒扣草30g,垂盆草15g,益母草15g,车前草15g,白茅根30g,灯心草1g,麻黄6g,连翘9g,苦杏仁9g,赤小豆30g,大枣12枚,桑白皮10g,生姜6g,甘草6g

【作用与功效】宣肺利水。

【适应证】浮肿从眼睑开始,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猛,肢节酸痛,小便短少,恶寒怕风,或咳嗽喘,或咽喉肿痛,舌质淡红苔白,或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紧或浮数。

【刘氏临证心得】风重于水者,方选鱼腥草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水重于风者,鱼腥草汤合麻黄五皮饮加减;风水并重者,鱼腥草汤合越婢加术汤加减。

若水湿浸渍,临床常见症:起病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体倦乏力,胸闷纳呆,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缓。治疗宜以通阳利水为主。

轻者,方选鱼腥草汤合五皮饮加减;重者,方选鱼腥草汤合五苓散加减。若湿热壅盛,临床常见症:遍身浮肿,皮色润泽光亮,胸腹胀满,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或于脓疮之后,面目突然出现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沉而数。治疗宜以清热利湿为法,方选鱼腥草汤合疏凿饮子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大便不通者,合舟车丸加减。有疖肿者,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若以血尿为主,是因为湿热蕴结膀胱,热伤血络所致,故治疗宜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法。

临床上常常根据血尿的情况不同,选用的方药略有差异。

表现为肉眼血尿者,方选鱼腥草汤合小蓟饮子加减;表现为镜下血尿者,方选鱼腥草汤合猪苓汤加女贞子、墨旱莲、大蓟、小蓟、血余炭;血尿日久呈现虚象者,方选鱼腥草汤合牛膝四物汤加减。

如治宋某,女,9岁,1966年3月1初诊。患儿于半年前感冒后出现血尿,经肾穿刺后诊断为肾病,每遇感冒或劳累则血尿发作。慕名前来求治。刻下症:咳嗽,低热,鼻塞流涕,无喘憋,易汗出,纳可,小便色赤如浓茶,大便尚调。

无浮肿,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舌红薄白,脉滑数。

尿常规:蛋白1.5g/L,镜下红细胞满视野;尿爱迪计数:红细胞123.1万/12h,白细胞355万/12h。中医诊断:尿血(湿热迫血妄行,夹外感风热邪毒)治疗宜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佐以宣肺通窍,解毒利咽。方选鱼腥草汤加减,处方如下:辛夷10g,苍耳子10g,玄参10g,板蓝根10g,山豆根5g,鱼腥草15g,益母草15g,车前草15g,倒扣草30g,白茅根30g,垂盆草15g,灯心草1g,三七粉3g(分冲)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表证已解,肺窍已通,小便色黄略赤,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滑数。

治疗宜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法。方选鱼腥草汤加减,处方如下:鱼腥草15g,益母草15g,车前草15g,倒扣草30g,白茅根30g,垂盆草15g,灯心草1g,三七粉3g(分冲),大蓟、小蓟各10g,玄参10g,板蓝根10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5剂后,小便外观已近正常,上方继服15剂。

惟近日感腰痛,乃因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外感风热邪毒,初侵袭肺,日久必损脾肾,脾肾虚损又易招致外感,病情反复。治疗宜以健脾益肾为法,方选六味地黄汤化裁。15剂后,腰痛明显减轻,复查尿常规已正常,后以知柏地黄丸善后,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