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羌活胜湿汤化裁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养生之家导读:羌活胜湿汤化裁可祛风胜湿,降逆止呕,行气清暑,配方组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配方组成】黄连、香薷、广藿香、佩兰、荷叶、蔓荆子、竹叶、厚朴、半夏、竹茹、茯苓、薏苡仁、滑石、羌活、独活各15g,薄荷10g

【作用与功效】祛风胜湿,降逆止呕,行气清暑.

【适应证】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不利,大便时溏,苔白腻,脉濡.

【张氏临证心得】风湿头痛,治以祛风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化裁.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蔓荆子、川芎、藁本散风湿而止痛.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竹茹以降逆止呕;胸闷不适加厚朴、紫苏子以行气;纳呆加麦芽、神曲以消食化滞;小便不利可加薏苡仁、竹叶以淡渗利湿.

,、

若暑湿外袭,症见头痛而胀,身热心烦,口渴胸闷,治以清暑化湿,用黄连香薷饮加广藿香、佩兰、蔓荆子、荷叶之类.

曾治刘某,男,50岁,1989年7月28日初诊.1周前

在田间作业,时天气炎热,袒胸赤臂而劳,忽然阵雨,身被雨淋,随后发病.头痛而胀,周身酸楚沉重,身热而不畅,胸闷纳呆,口渴不欲饮,大便溏黏,小便短赤,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证属暑湿头痛,治以清暑化湿.

处方:黄连、香薷、广藿香、佩兰、荷叶、蔓荆子、竹叶、厚朴、半夏、竹茹、茯苓、薏苡仁、滑石、羌活、独活各15g,薄荷10g,水煎日2次服.服上方3剂头痛大减,热退身轻,纳食有所增加,继服上方3剂,诸症悉除,随后照常下田劳作,病告痊愈.

【解读赏析】中医治头痛,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只用一法一方来治所有的头痛.中医对偏头痛的治疗,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即根据病人发病原因的不同,病人头痛时用身各部位临床表现的不同,病人舌苔,脉搏等方面的不同变化,而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个大类.在这两个大类中又细分为几个小类,然后才处予不同的方药,以此来提高疗效.

例如外感头痛这一大类中,通常又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和暑湿头痛等症型,每类症型的处方用药,都各不相同.

风湿引发的头痛,即"风湿头痛",就是外感头痛中一个常见的类型.中医说的"风湿",与西医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出现的红、肿、热、痛,多由咽喉部受链球菌感染后未能及时治愈而继发,患者血液检验可出现"抗O""血沉"升高.通常,链球菌感染累及关节,即出现"风湿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如累及心脏,则可出现"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

中医讲的"风湿"和"风湿头痛",与链球菌感染无关.

中医讲的"风湿头痛",主要指病人感受了"风邪""寒邪"和"湿邪"之后,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头痛.

这类头痛的特点是:头痛如裹,头部以昏、沉、胀重为主,周身肢体均可出现困倦、酸楚、沉重感,可伴有胸闷、纳呆、吐泻、小便浑浊或不畅,舌被白色厚腻苔,脉浮或濡治以祛风化湿解表为主,"湿性重着".凡与湿邪有关的疾病,常不易靠人体的抵抗而让其自然恢复.研究认为,只要辨证正确,以羌活胜湿汤合藿香正气药为主,治疗某些久治不愈的风湿头痛,取效迅速.

该方治湿气在表,真头痛头重证.因湿邪在表,故以羌活、独活、防风、川芎、本、蔓荆子等祛风以胜湿,湿去表解,清阳之气得布,则头痛身困可解;甘草助诸药辛甘发散,并调和诸药.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便溏,可加苍术、厚朴、陈皮等燥湿宽中.若恶心呕吐者,可加生姜、半夏、广藿香等芳香化浊,降逆止呕.若见身热汗出不畅,胸闷口渴者,为暑湿所致,宜清暑化湿,用黄连香薷饮加藿香、佩兰等.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