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玉治口苦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养生之家导读:治口苦方可疏肝解郁,清泻肝胃,配方组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配方组成】当归9g,白芍(炒)9g,柴胡6g,陈皮6g,人参10g,白术(炒)9g,郁金6g,竹茹6g,栀子(炒)6g,砂仁6g,竹叶3g,甘草3g。

【作用与功效】疏肝解郁,清泻肝胃。

【适应证】肝郁胃热,口苦。

【张氏临证心得】曾治沈某,男,32岁。初诊:1998年10月2日。口苦4个月。伴口涩不适,时纳呆,情绪变化时上述症状明显,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数。此肝郁胃热。

治以疏肝郁清胃热。

二诊:服药6剂,药后口苦明显减轻,纳食好转,惟时觉口中黏涩不适。舌淡红苔薄白。上方去竹叶,加薏苡仁(炒)9g,茯苓6g。水煎服3剂,日1剂。药后诸症愈。

【解读赏析】炎上作苦,口苦乃热象。从脉象及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则明示,此热乃肝郁胃热。故以当归、白芍(炒)柴胡以疏肝解郁;郁金以加强散郁之力,且性凉入心肝兼有清热之功;竹茹、栀子(炒)以清泻肝胃之热;实则泻其子,佐以竹叶泻心火;人参、白术(炒)、陈皮、砂仁以健脾和胃,以断郁热生成之源。上药合用以达清郁热,健脾胃之作用。

二诊热减,但患者口中黏涩有湿象,去竹叶之寒,加炒薏苡仁、茯苓,以加强祛湿之力,将湿热分化瓦解而病愈。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