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痿病补益脾胃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适应症

养生之家导读:痿病补益脾胃方可补脾益胃,配方组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配方组成】党参20g,白术16g,茯苓12g,黄芪24g,陈

皮10g,人参10g,甘草9g,大枣5枚,山药24g

【作用与功效】补脾益胃.

【适应证】脾胃素虚或大病、久病后脾胃受伤、中土不振、气血乏源所致的痿病.症见下肢渐见痿软无力以至瘫痪,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神疲倦怠,面色淡白无华,头晕肢困,食少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细软.

【李氏临证心得】脾胃为后天之本,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成虚,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濡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肢体痿弱不用.《证治汇补》云:

"气虚痿者,因饥饿劳倦,胃气一虚,肺气先绝,百骸溪谷,皆失所养,故宗筋弛纵."

【解读赏析】方名为编选者代为暂拟.如果原有痿病,经久不愈,导致脾胃虚弱则痿病更加严重.《医宗必读·痿》

云:"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资养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即是造成痿病进展的原因再者,若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湿热蕴积,壅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亦可渐渐成痿.

《症因脉治》说:"脾热痿软之因,或因水饮不谨,水积热生,或因膏粱积热,湿热伤脾,脾主肌肉,故常不仁,脾主四肢,故常痿软."由此可见,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亦是痿证成因之一.

以上病机重点在脾、胃二经,多属虚证.但脾胃虚弱,往往夹杂湿热内滞,或痰湿不化.由于脾胃受损在痿病的整个进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脾胃功能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痿病的康复进程,故前人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历代医家对补益阳明都相当重视,补益脾胃法不仅应用于脾胃虚弱型痿病,也广泛应用于其他各型痿病实邪已去、正气未复者的治疗.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