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便血偏方秘方土方大全-吐血、便血怎么治除根偏方

养生之家导读:吐血、便血偏方秘方土方有哪些呢?其治除根偏方又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吐血、便血

偏方1云南白药3克小蓟根60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小蓟根熬水去渣,放入云南白药3克,蜂蜜1匙,再煎片刻,凉服,每日2次。

说明本方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胃出血。

偏方2白茅根24克侧柏叶24克仙鹤草3克生地黄15克白及12克生大黄3片三七参6克百草霜9克用法水煎,1日分2次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各种疾病的呕血与吐血以及不明原因的出血,用此方均有显效。

偏方3鲜荷叶100克鲜藕节200克

用法将以上2味药均切碎,放入罐中,加蜂蜜50克,用木槌捣烂,再倒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温饮,每日3次,每日1剂。可连续使用,无副作用说明本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肠出血,老年人及幼儿尤适宜。

偏方4鸡冠花15克小蓟15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本方主治便血、吐血、鼻衄。

偏方5白椿树根皮(剥去外皮)60克红藤15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本方主治便血以及长期不愈的红、白痢疾。

偏方6白及10克白茅根8克

用法以上2味药加水500毫升,置文火上煎20分钟左右,分3次服,早、午、晚各1次。

说明本方主治吐血,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偏方7苦参根(炒干)适量

用法研细粉末,每日3次,每次1.5克,温开水送服。

说明苦参性苦寒,入心、肝、小肠、大肠、胃五经。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出血、痔出血,均有实效。另外,还有杀虫止痒的功能。

偏方8仙鹤草30克紫珠15克白及10克茜草10克藕节30克白茅根30克荷叶6克侧柏炭10克薏苡仁10克生甘草6克红枣10克三七1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三七研细末冲服。

说明本方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收敛的作用。

偏方9侧柏叶10克藕节15克当归20克丹皮15克人参6克艾叶10克干姜10克童子尿半杯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抢救患者经鼻饲管注入。

说明本方用于外感风邪燥热,外邪客肺肺气闭塞,气血外达,使血不循经,常用和里达表,调气理血,应用本方,往可奏效。

偏方10白芍9克白及6克血炭6克侧柏叶炭6克生地10克花蕊石6克用法清水两茶碗,熬剩半碗,徐徐咽下。

说明本方对口干舌燥,大口吐血,效果良好。临床吐血患者,1剂血减,2剂血止。忌服辛辣食物。

偏方11鲜栀子60克鲜仙鹤草60克

用法将鲜2味加清水2茶杯,浓煎成1茶杯,分数次服下。主治吐血,便血。

说明吐血,便血多属阳盛火升,栀子苦寒可引火下行,鲜栀子力更大。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偏方12生代赭石末30克清半夏10克竹茹12克元参10克天花粉10克槐角12克生地黄12克炒白芍10克生山药20克三七粉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说明本方具有凉血止血,和胃理气降逆,用于胃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辨证胃热伤络,血不循法,气逆吐血者,笔者用于临床反复验正,果有奇效。

偏方13五灵脂10克桃仁12克川芎12克台10克元胡12克枳壳15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鲤鱼鳞(炒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天1个疗程。

说明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祛旧生新之功效临床上用于上脘疼痛不止,恶心呕吐,大便出血,食欲不振,线检查胃小弯溃疡中医辨证气滞血瘀型胃疼者,笔者治疗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状缓解、便血停止、疼痛消失、此为家传秘方,贡献于世,造福人类。

偏方14仙鹤草12克紫珠草12克白及10克藕节10克白茅根20克侧柏叶10克荷叶10克生苡仁3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郁李仁10克肉苁蓉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说明本方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收敛之功效,临床观察对一切吐血,便血均有效。尤其对于大便秘结,便中带血,脾气不运者,疗效明显。

偏方15炙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苍术12克陈皮6克乌药10克神曲15克焦山楂15克当归12克火麻仁9克生姜9克。

用法水煎服。

说明温中化湿,健脾止痛。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夹湿证者。

偏方16黄芪30克当归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9克芍药19克大枣7枚高良姜6克饴糖30克(冲)煅瓦楞15克。

用法水煎服。

说明温中祛寒,制酸止痛。主治气虚中寒型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17白术9克制附片9克阿胶(先烊,后冲)9克党参9克黄芪15克赤石脂30克炮姜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说明温中健脾,补血止血。主治胃溃疡,证属脾胃虚寒而兼见大便潜血者。

偏方18乌贼牡蛎20克炙甘草15克川贝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说明主治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19五灵脂12克桃仁12克川芎12克台10克元胡10克枳壳1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鲤鱼鳞5片(炒黄)。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说明活血化瘀,养血止痛。主治血瘀胃腑型胃小弯溃疡而兼有便血者。

偏方20白芍15克炙甘草6克枳壳10克川椒6克吴萸6克川连6克菝葜30克龙葵20克煅瓦楞30克丹参15克檀香3克砂仁10克(后下)用法水煎服。

说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主治肝胃气滞、胃失和降之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21丹参30克檀香3克制乳香5克失笑散18克(包)黄芪15克白芍12克桂枝10克龙葵20克菝葜30克紫花地丁15克川椒2克细辛3克灶心土20克三七参6克,人工牛黄粉0.5克。

用法水煎服。

说明振奋中阳,清热解毒,理气化瘀。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证属中阳不振,热毒内蕴,气滞血瘀者。

偏方22吉林人参10克(加煎汤代茶频服)党参5克麦冬12克五味子5克朱茯苓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炙远志克炒山药12克柴胡6克枳壳6克炙甘草6克焦白术15克石菖蒲10克琥珀片4克(分吞)浮小麦15克佛手3克。

用法水煎服。

说明用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并出血,心气受伤,肝郁气滞,脾胃气陷,血虚气脱者。

偏方23炙黄芪60克西洋参20克乌贼骨15克白及片15克炒当归15克云苓12克焦白术10克花蕊石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说明补血生血,祛瘀生新。主治十二指球部溃疡、胃溃疡、胃炎、胃癌引起的出血,仅有黑便或伴呕血者、治疗104例、痓愈57例、显效3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偏方24灶心土30克熟附块10克炒白术1克阿胶10克(烊化)生地12克黄芩10克海螵蛸15克白及15克。

用法水煎浓汁,每日1剂,分2~3次服下。

说明温脾统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偏方25党参20克炒白术15克广木香9克枳壳10克陈皮9克炙黄芪20克茯苓15克焦神曲15克春砂仁(后下3克煅瓦楞30克制香附10克丹参20克。

用法水煎服。

说明主治虚寒胃痛,证见胃中绵绵冷痛,形寒喜暖,常因过劳受寒而复发,纳少便溏,补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缓或濡细者。

偏方26柴胡10克炒白芍10克延胡索12克旋复花12克广木香12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制香附10克佛手10克煅瓦楞3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说明主治气滞胃痛。证见胃脘胀满、攻痛连胁、按之较舒、嗳气频繁、苔薄白,脉弦。

偏方27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瓜蒌皮15克蒲公英15克丹参20克炒白芍15克煅瓦楞30克炙甘草10克左金丸6克(吞)。

用法水煎服。

说明主治郁热胃痛。证见胃痛因情绪波动,饮食不慎而复发,其痛时轻时重、有烧灼感、嘈杂泛酸、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纳少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细。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