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中毒症状与解毒措施_夏枯草过敏的症状及处理

养生之家导读:夏枯草中毒症状与解毒措施是什么?其过敏的症状及处理分别又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Prunella wulgaris的果穗。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清肝泻火,解毒散结之功。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疮疡肿毒,痄腮等证。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1)皮肤发疹:全身散在性如粟粒样丘疹,红色,瘙痒;或麻疹样红色丘疹,或密集针尖大小的丘疹连成斑片,拌瘙痒。

(2)咽喉粘膜过敏:眼粘膜发红,咽喉舌唇肿胀,鼻塞流涕,语言蹇涩,伴心悸,甚至有胃院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病案示例】

患者,女,46岁。因心悸、多汗乏力、低热甲状腺肿大用夏枯草膏内服,次日,全身发痒,皮肤上发现细小密集成片的麻疹样红色丘疹。嘱停服夏枯草膏,两天后疹子净退。后病员继服夏枯草膏,当天下午又很快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停服后即退。复诊时又配用夏枯草60g,煎服1剂,次日又发生上述症状,经停服消逝。

【作用机制】

夏枯草所致的过敏反应,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体质因素及用量过大有关。

【使用注意】

虚寒证忌服。

【防治】

救治(1)去除病因。(2)抗过敏治疗。(3)对症治疗。

预防有过敏史者慎用本品。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