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精注射液有毒吗?有哪些毒副作用与不良表现

养生之家导读:鹿茸精注射液有毒吗?有哪些毒副作用与不良表现?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中毒表现实例】1.过敏性皮疹:女,49岁。因头晕,腰酸,气短,多夜尿等,肌注鹿茸精注射液2毫升。30分钟后,恶心头昏,全身出现红色皮疹,融合成片,高出皮肤,瘙痒,烦躁不安。予肌注维丁胶性钙2毫升及口服苯海拉明25毫克,1日3次,无效。改服中药龙胆泻肝汤2天,诸症告愈

2.过敏性休克、死亡:男,60岁。素体健康,为求强壮,于初夏每日肌注鹿茸精1支,在注射第8支后约3分钟,面色苍白,小便失禁,脉搏、血压均测不出,继之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而死亡633.过敏性休克、死亡:男,32岁。患有高血压2年肌注鹿茸精支,半小时后,觉烦闷,心悸,随即昏倒,不省人事。心率20次/分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予肌注10%肾上腺素1支,阿托品1毫克,心率增至40次/分。继续抢救达21小时,先呼吸停止,继之心跳停止而死亡。死者1976年曾注射鹿茸精5支,无不良反应。1978年发现高血压

【按】鹿茸含有胶质及激素等。中医理论认为鹿茸甘温补虚,阴虚阳亢者忌用。实例1的临床表现,用鹿茸应对症,其致敏可能与异性蛋白有关,而其治疗以苦寒泻火奏效,符合中医的“正治”法。

例2于初夏用鹿茸,实例3有高血压而用鹿茸,似均非所宜。小量鹿茸精可致血压上升,而两例之死因可能与过敏有关。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