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六部洗手法洗净双手,热敷乳房,在患侧乳房上涂石蜡油。一手托乳,另一手手指并拢由乳房基底边缘向乳头方向按压,使乳房内组织疏松后将淤滞的乳汁吸出。②在常规按摩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取穴:膻中、乳根、太冲、太溪、足三里、三阴交。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每天2次,连续按摩3天。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临床疗效
治疗34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88.2%
治验点评
中医称之为“乳痈”。临床特点:乳房有硬块,疼痛,肿胀,常伴有全身发热,发生于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诸病源候论·妬乳候》云:“此由新产后,儿未能饮之,及饮不泄,乳汁蓄积与气血相搏,即壮热不渴引饮,牵强制痛,手不得近也…”,多由肝胃肾三经受病。因产后劳伤经血,百脉空虚,腠理不固,湿热火毒之邪乘虚侵入乳房皮内。或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厥阴之经失于疏泄,使乳汁发生瘀滞而结块。或产后过食肥甘厚腻而致阳明热盛,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或者产后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肝失濡养,易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痰浊内生气滞郁结而成凝块,淤积脉络,不通则痛。
按摩的作用主要在于疏通气血,化瘀止痛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本法采用按摩足三里、三阴交有养血调肝交通阴阳,固本培元的作用。配以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具有调节肝肾、养血熄风、疏肝理气的功效。而乳根、膻中穴具有理气活血的功效。诸穴合并,远近配穴,具有补气理气活血通络,固本培元通乳的疗效。总之:乳房穴位按摩可以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痛苦,使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增加了母婴感情,密切了护患关系,是一种无创的护理技术,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