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砂安神膏穴位贴敷治疗中风患者家属失眠焦虑状态

养生之家导读:琥砂安神膏穴位贴敷治疗中风患者家属失眠焦虑状态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1)以穴位贴敷为主,琥砂安神膏以朱砂、酸枣仁、珍珠粉、琥珀等按一定比例研成极细粉,加入适量75%酒精、氮酮、基质调成膏状,放入特制的穴位贴中,睡前选涌泉、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神阙等穴位贴敷,次日早晨取下,每晚次。贴敷前先用拇指在穴位处做轻柔和缓的环旋活动(即指揉法)5分钟(神阙穴除外)。(2)心理疏导包括与家属进行深人细致的沟通与交流,主动介绍中风病人的发生原因、表现、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提供康复治疗与护理训练技术,教导家属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照顾患者与留出空间调节自己,积极治疗患者等。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临床疗效

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46例,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

11例,总有效率为41.3%。第三疗程结束后,治疗46例中,痊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9.13%。

治验点评

59.png-sy

中风病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直接影响患者家属,成为家属强大的心理应激源,使其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状态,而且失眠成为一个主要的症状。家属这种调节性睡眠障碍及不良心理状态,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其治疗与康复。由于患者家属生活紊乱,照顾患者力不从心,自身的就诊治疗受到影响,日久有可能成为家庭中的又一个患者。因此,关注中风患者家属的失眠焦虑状态,寻求简便快捷的治疗方法,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及家属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风患者家属的失眠、焦虑、抑郁状态及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失眠”、“郁证”等范畴,与心、肝、脾关系密切。中风患者家属遭受了家庭生活的骤然变故,导致肝气骤郁,心神骤乱,气机失畅;或肝不藏血,心神失养;或心火妄动,心神被扰;或气血逆乱,脾胃失和,都可以引起心神不宁而出现失眠诸症。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独特外治疗法,是针灸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是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琥砂安神膏中的朱砂味甘性凉,能镇心安神,定惊除烦;琥珀甘平,活血散瘀,宁心安神,通塞利水,畅利气机;枣仁甘酸,养血宁心,补肝摄魂,安神定惊;珍珠乃水精所孕,水能制火,入心肝而镇心安魂,又平肝解郁。神阙穴乃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总汇,此处用药,可“上至泥丸,下至涌泉”,最能激活经气,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而调神志。涌泉穴是足少阴经之井穴,能滋肾水而制心火之动;太溪穴是肾经之原穴,善益肾中之阴,乃脏病取原之意,此二穴相配,可使肾水足而心火制,火入于阴而自寐。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之交会,能调理气机,补脾和胃;足三里为强壮要穴,最补脾胃而益气血,两穴相配,补脾和胃、调理气血而宁心神。诸穴选配,调气机则气血冲和,和胃气则气顺寐安,心肾交而心宁神静。如此将药物、经络、穴位融合为一,药物通过穴位经络这个生物放大器的作用,扩大了效应,增强了疗效,而且减少了胃肠、肝脏首过吸收作用,使其贴敷不伤脾胃,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该项研究以穴位药物贴敷为主,紧密配合心理疏导,关注中风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与实际要求,利用穴位药物刺激能有效缓解失眠、焦虑的优势,将局部用药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使患者家属心理负担大为减轻,削弱了中风患者的病情与家属紧张、恐怖情绪的联系,二者协同作用,使家属存在的失眠、焦虑抑郁状态很快眀显改善,且无不良反应。证明了琥砂安神膏外用起效快,患者家属依从性强,可有效缓解失眠、焦虑状态,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失眠提供了依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