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王某,男,26岁,农民,2003年4月28日初诊。患者腰脊部疼痛3年病起于田间劳作受淋雨所致,脊柱强直,后仰及左右转动受限,双臀部疼痛,行走困难。曾在北京某医院行腰椎CT检査,显示轻度骶髂关节炎伴骶骨端软骨硬化,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血沉25毫米/小时,C反应蛋白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阴性。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3年来四处求医,用中西药物无数,病情仍不断加重。刻诊患者腰脊部疼痛,怕冷,冒凉气,如坐冷水中,晨僵现象明显,腰髋部活动受限,伴身重乏力,畏风,多汗,大便偏稀,口不渴,纳食、睡眠尚可,舌质淡红,苔白腻滑,脉沉细。证属寒湿痹阻经络,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味。药用:干姜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炮附子8克,黄芪15克,五爪龙20克,杜仲12克,徐长卿15克,炙甘草10克。取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二诊时患者腰部寒冷好转,舌脉同前,继用上方14剂。
三诊患者诸症有所减轻,大使成形,舌质偏红,舌苔薄白微腻,脉沉细,原方去附子,加生地黄15克,狗脊15克,再进30剂。四诊时患者腰脊臀部疼痛、寒冷感明显减轻,腰髋部活动好转,怕风、汗岀已止,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宗上方稍有出入,继续进100余剂,患者诸症消失。嘱其增加营养,适当锻炼,避居潮湿之地,防止感受风寒。于2005年春节随访,未见反复,且能参加农业劳动。[高社光刘建设.路志正教授运用经方治疗风湿类病经验.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3):
130
【分析点评】《金匮要略》中说:“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腰为肾之府,劳作汗出,受冷感湿,寒湿留滞肾府,着而不去,寒湿留滞腰部,肾脉受阻,阳气不行,故见体重,腰痛胀、重着,腰冷如坐水中,口不渴等。本案依其因,实属“肾著”之病,故选甘姜苓术汤温经散寒,健脾除湿,俾寒散湿除,阳气复行,脾气健运,水湿自化,诸症自消。
方中加附子助干姜温阳散寒,黄芪、五爪龙、徐长卿健脾益气,除湿通络,杜仲强腰脊、祛风湿。由于药合病机,故收效良好。